今年6月30日,南昌大学通过官网正式发布了《南昌大学章程》,称学校简称为“南大”,就是这个简称“南大”,在该章程发布后的几天里引发了诸多的争议,涉及多家国内高校。其中,南京大学校友的反对意见较为强烈。早在2014年,经教育部核准的《南京大学章程》在第一章第二条中写明学校名的简称为“南大”。(7月4日澎湃新闻网)
南京大学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表示校方和师生对此事的严重关切,清华北大为抢优秀考生互掐还历历在目,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又陷入校名简称的争夺战。校名简称犹如人的小名,不过图个方便和亲昵,对人而言,正式名字印在身份证上、户口本上、简历上……却不见有哪个人把小名印在这些上面。把校名简称写入学校章程,涂上了官方色彩,原本单纯的学校昵称就变成了高校间互相争抢的资源,徒惹来一身麻烦,也伤害了师生的情感。
中国大学的名称最少是四个字,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虽然四个字不长,但一提到本校就称呼全名的话会显得生硬,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常会用简称来代替全称,显得亲近,比如北大、清华。当我们和一个人比较熟悉之后,一般不会叫全名,要么指名不道姓,要么给他起个外号,这些都是顺其自然的行为。学校简称也是师生自然而然提出来的,被届届相传,是师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纽带。
很多大学都是根据地域来命名,这样一来简称就很容易撞名,比如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和广西大学,都简称“西大”。笔者是广西大学的在校生,学校师生和本地居民几乎都是以“西大”代称广西大学,虽然西北大学和西南大学也简称西大,却未曾见到三所学校的师生争夺过学校简称。简称相同的大学都是在不同的地域,学校简称集中使用的空间是学校内和学校所在的省市,而且媒体在报道中一般会使用学校全名,所以不会造成冲突。
此次南昌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南大”之争,关键在于两所大学的简称都获得了官方认可。学校把简称搬上有官方色彩的学校章程,无形之中宣告它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学校的师生自然难以接受。全名和简称有着不同的功能,全名是学校用来和校外的机构和人群打交道用的,所以全国上下没有哪两所大学重名;但简称是学校内部日常交流用的,是为了操作上的便利和情感上的亲近,是一套情感密码,对应着不同的情感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就好比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密码,但是账号、平台不一样,最终进入到不同的页面,而人就是不同的账号,学校就是不同的平台。
“民间”使用相同的大学简称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现在一把简称涂上官方色彩就引发诸多争议,不如继续把简称留在“民间”,学校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官名就足够了。
文/禤支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禤支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