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昭君牧羊,那苏武干啥?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夏熊飞 2016-05-23 00:05:38
时刻新闻
—分享—
  “因为是学中文的,所以就很敏感,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四个字不对劲。”日前,在重庆大学中文系读大三的小赵和朋友在沙坪坝三峡广场聚餐,几个人在新世纪超市旁的空地等人时,被一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个大字引起了大家的讨论。(5月22日《重庆晨报》)
  
  翻遍汉代学者班固被称为“前四史”之一的《汉书》,也只有“苏武牧羊”,而不见“昭君牧羊”。而这个堪称“莫须有”的典故却像模像样出现在重庆沙坪坝的雕塑群中,实在让人大开眼界。怪不得有网友打趣说,莫非苏武归汉后,长期无人放牧的羊群又转由王昭君打理?
  
  无论是“苏武牧羊”,还是“昭君出塞”,作为汉代历史的横切面,从不同的侧面,见证了汉时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的渊源。显然,对如此厚重的人文史实,理应敬畏,不能也不应如此“移花接木”。也不知当地有关部门出自什么考虑,要制作这样一组不伦不类的雕塑:是昭君名头更响、颜值更高、更能吸人眼球?还是昭君牧羊的画面组合更适宜为城市“代言”?
  
  诚然,雕塑作为艺术作品,允许虚构,但艺术真实却不应违背生活真实。若相关部门非要热衷于制作这类“搞笑”艺术品,就如“张飞战岳飞”“昭君牧羊”之类,漫画也好,照片以好,雕塑也好,亦无不可,但应置放在特定场所,并有所标注,让人不致误读。然似这般用作一处城市地名或地标,却显然是有欠思量。
  
  尤其是把这样一组既不具历史真实、更看不出有何艺术价值的“荒诞”雕塑,放在人来人往、且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沙坪坝,则更有些大煞风景:众所周知,早在三十年代,沙坪坝即是冰心、巴金、马寅初、徐悲鸿等人文学者荟萃之地,为蜚声中外的著名文化区。倘若这些文化巨匠天上有知,看到他们熟知的历史,被“掰弄”成了这般模样,不知会作何感想?
  
  而常年伫立在此的这组“昭君牧羊”,还易在文化传承上扮演“以讹传讹”的角色:对稍具人文常识的人们来说,至多看作一个噱头,当然不会信以为真;但对那些阅历尚浅的青少年、以及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们,则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天天由此路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若长此以往,难保不会“以假乱真”,倘再以讹传讹,那我们厚重的历史岂不真成了任人糊弄的“变形金刚”?
  
  笔者绝非危言耸听,举个简单的例子,据记者现场采访,附近市民早已习惯以这组“昭君牧羊”指代此处地名,用他们的话来说,即“已经叫习惯了”,而“司空见惯”的背后,则是雕塑安放以来,很少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的现实。若市民朋友们都以此为据,不定那天听到有人言“苏武牧羊”时,还会热心为其“指正”,这不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么?
  
  让人遗憾的是,广场管理方至今还在“振振有词”,说什么“昭君牧羊”并非用典错误,而是“场景描述”,而之所以作如此“描述”,系因“王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显然,这个自辩不值一驳:“场景描述”不也源自典故么?在一个“移花接木”的“场景”上,又能“描述”出什么样的艺术真实?
  
  至于以“王昭君生活在塞外”,即臆测其“应该有牧羊经历”,则更是“莫须有”的再现,以此为证,岂不贻笑大方?因而,笔者祈盼广场管理方以对历史史实的敬畏,尽快移除这组雕塑,不然,熟知汉史的人们或来为古人打抱不平:昭君牧羊,那苏武干啥,难不成让他去出塞?
  
  文/徐甫祥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5/23/39897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