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宝强离婚为何形成如此大的舆论冲击波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0-19 00:06:22
时刻新闻
—分享—

  自知名演员王宝强通过微博发表离婚声明后,王宝强离婚事件瞬间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一直高温不下,并演变为全民狂欢。如今该事件有了新进展,王宝强诉马蓉离婚案和马蓉反诉王宝强侵害名誉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正式开庭。

  与以往明星离婚事件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王宝强离婚案甫一爆发,事件就迅速从娱乐圈跳转到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在聚焦围观中参与到对当事人的道德和舆论审判中。那么,问题来了,宝宝离婚案对于广大吃瓜群众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舆论冲击波?对社会来说,其审判结果将会改变什么?一句话,宝宝离婚到底关我们什么事?

  我在研究舆情时发现,一个社会事件能否发展成舆情事件,关键的一点在于能否拨动网民的心弦。也就是说,产生共鸣是舆情发酵的必备要素。或者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联,或者与自己的价值相共振,就是可以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我在研究今年以来热点事件时还发现,当下全国舆论场“一张网”的态势更加明显。例如,第三季度关注度居前的里约奥运、G20峰会、汛情、“天宫二号”发射、“E租宝”事件等均属于全国热点,属地网友被全国性的舆情所吸引,关注力外溢,近期在全国影响较大的王宝强离婚、阿里巴巴员工违规抢月饼被开除、山东诈骗案致两名学生身亡等事件,表明网民对重大舆情事件的参与感增强,害怕成为“下一个雷洋、魏则西”的心态较为明显。

  也就是说,王宝强离婚,之所以引起整个社会长期的聚焦关注,在于网民从这个事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不是王宝强一个人的事情。或者说,这个事件不发生在王宝强身上,也会发生在“张宝强”“李宝强”身上。这类事情的发展走向,将直接关乎到每个人,影响到每个人的心态。

  这关系到你的“三观”是不是会被毁灭。王宝强离婚事件中,杀伤力最大的,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冲击。被身边两个最亲近的人联手背叛,一夜之间,婚姻和财产同时倾覆,这样的人生生态崩坏,谁碰上了都不好受。网上各种各样的段子,诸如“王宝强片场跑断腿,马蓉在家叉开腿”“睡了人家的女人,拿了人家的钱,这样的事情就是西门庆也做不出来啊”。有媒体评论说,王宝强现在都成“三观验钞机”了。婚姻讲究忠诚,生意讲究诚信,对这样赤裸裸的背叛,如果听之任之,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规矩?

  这关系到你的腰包是不是会被掏空。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财产的分割。从情理的角度,网民一边倒地指责马蓉一方,但在法律层面,则形成了互撕的观点,有观点认为出轨不影响财产的分割,若马蓉、宋喆没有同居,财产依旧只能平分,出轨只能认定为是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原因,而不得作为少分财产的法定理由。但由于媒体报道马蓉有转移财产的行为,人们更愿意从情感上支持王宝强对财产的诉求,希望让马蓉净身出户。过错的一方不应受到惩罚吗?

  关系到你的现状是不是会被颠覆。婚姻家庭作为最后的一块道德领域,理应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中过于泛滥的人情浇薄相抗衡,张扬个人自由之外的其他一些价值。王宝强婚变的喧嚣背后,也是更为严重的恐慌,一种深刻的主体焦虑,弥散在看客,特别是新兴中产阶级群体中。这种恐慌,来自王宝强婚变案中的各种狗血情节和残酷现实:出轨、谎言、财富、欺诈、阶级、美貌,当然还有婚姻和家庭。这一块道德领域的境地还能坚守吗?

  我从一开始就关注和梳理各种舆论场的观点,之后很欣慰地发现,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改变,在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之后,人们仍然保留着对向上向善的追求。人们对丑陋现象的鞭挞,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这个社会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

  我认为,婚姻是一场赌博,而不是一次设计。婚姻在法律上还有章可循,情感却只有认赌服输。舆论终究不能僭越法律,但是,情、理、法能不能做到有机统一,始终是衡量民众认同会不会被撕裂的试金石之一。

  文/彭石头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19/411069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