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为自然代言及有效进行环境传播

来源:红网 作者:常龙川 编辑:夏熊飞 2017-03-07 00:01:05
时刻新闻
—分享—

  自然是沉默的,无法表达对于空气污染、水污染、物种灭绝现象的担忧。但自然又是从不沉默的,人类在高山大川开发一座又一座的大坝,很难避免引发持续不断的山体滑坡,甚至引发地震;填湖造地、淤塞河道,其结果就是最近一些年来,每到夏季必然上演的洪水袭城;滥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土地退化,更将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削减……

  是的,大自然是沉默而又不沉默的。它的沉默,指的是它本身没有参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被纳入社会经济的利益考量范畴,很多人因此真的以为自然的力量不存在。不仅如此,人类世界中还有不在少数的人以扭曲的方式,在口头上刻意降低环境破坏的代价,或者仍坚定的强调,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放在更为次要的位置。大自然的不沉默,是通过延迟报复的方式体现的。拯救自然,就是拯救人类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为自然代言是绝对必要的。

  美国著名环境传播学者、北卡罗来纳大学荣休教授罗伯特·考克斯所著的《假如自然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一书,核心命题就是讨论在当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为自然代言,如何更好地在公共领域进行环境传播。

  通常来说,在环境传播的场域有七类主体,分别包括,普通市民和社群,环境团体,科学家和科学话语,企业和企业游说者,反环境主义者和气候变化批评者,新闻媒体与环境记者,公共官员。我们通过大众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所了解的环境传播内容,基本上是由上述某类主体或几类主体主动传播出来的,或者经过对话、争论甚至对抗的方式得出的妥协论点。

  环境传播理念是如何产生的?美国建国后,曾掀起了激进的开发西部浪潮,开发自然被普遍认为是进步性的。尽管19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社会组织已经开始明确讨论荒野保护,但自然过度开发及环境污染的危害,成为大众观念,等到20世纪中期之后才逐步实现。欧洲国家、日本以及我国也基本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观念嬗变的过程。时至今日,环境正义在上述国家已基本确立,并延展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假如自然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书中讨论了环境传播领域相关的符号建构过程,并特意提到,大众媒体、网络媒体将环境问题视觉化,有力地增强了科学家、环保组织宣传的说服力。

  环境传播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公众参与。按照书作者的观点,公众在环境领域,首先享有必要的知情权。美国等国家从二战后至本世纪初已经初步完善了这方面的信息公开与自由法律,尤其是对于社区环境安全方面的知情权保障,可谓完备到位,企业等社区和工业安全责任单位,被要求必须按居民要求出具“有害物质排放清单”。公众在环境领域还享有评论权。为此,美国政府出台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相关的环境项目必须要以法定形式接受公众评议。美国公众享有的第三项权利是诉讼权,即法院允许美国公民个人或群体,就与自己有重大利益环境的环境事件起诉相关机构。这一权利的创立,是因为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庇护污染企业,或受到利益集团干扰不能公正处理,允许民众以诉讼方式维护权利。此外,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环保组织还通过其他方式来向环境污染等事件的责任方施加压力,如公开批评相关企业,要求企业方调整存在严重污染、有碍动物福利等现象的采购计划、代工计划等。

  《假如自然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书中第三部分分析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社交媒体在环境传播的作用。罗伯特·考克斯在书中指出,环境传播迄今仍主要依赖传统新闻媒体,但一个突出挑战在于,包括环境记者在内,很多记者本身缺乏对于报道选题的训练,因而很多时候较难保持客观性与平衡性。而其他限制还包括,特定的报道框架、议程设置限制了记者的表述,而近年来传统媒体面临的经营不景气则更为直接地造成环境新闻版面、节目被削减。书作者高度肯定社会化媒介在环境传播中的作用,特别是社交媒体能够更为全面、鲜活地展示环境事故,也能清晰展现环境政策作用,带动公众参与,推动相关的公共批评和问责——但同时也指出,社交媒体在环境传播中也面临几大挑战,一是内容泛滥的时代,使得观众注意力碎片化,许多环境事件难以吸引公众注意;二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平台中心、应用程序为信息接口的特征,环境事件会受到相比过去更多的审查;三是网络的游戏化态势明显,环境事件如果不纳入游戏化平台或加入相关元素,将难以吸引受众。

  书中第四部分探讨了环境运动与活动,就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有效的环境传播给出了美国等多个国家的详实案例,强调吸引公众参与要重在推动人们放弃对环境问题置身事外的态度。在这一部分中,书作者还谈到了企业界普遍存在的“漂绿”现象,即严重夸大甚至虚构所谓的环保生产与营销,指出“漂绿”是非常危险的短期行为,会让企业未来付出更高的代价。全书最后一部分就环境传播的科学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在公共领域的合理介入程度。

  文/常龙川

来源:红网

作者:常龙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07/42304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