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代神童”是阶层身份焦虑的极端产物

来源:红网 作者:靳畅栋 编辑:王俞 2017-06-17 00:11:30
时刻新闻
—分享—

  现在,四川省巴中市6岁的小男孩望望身上,已经贴有好几个标签——“6岁喝两瓶啤酒”“5岁会走钢丝”,俨然小网红。望望的爸爸张禹自创了一套培养、训练、包装手法,他甚至为望望设计了一个商标。某直播平台上,他训练儿子走钢丝的直播粉丝数万。不过,张禹说:“我何尝不想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可我没那条件。”(6月14日《成都商报》)

  乍一看这又是一则“当代神童”的荒谬故事,翻看旧闻,我们能找到许多案例:8岁“长跑神童”在父亲的训练下从三亚长跑到北京;年龄只有7岁、9岁和10岁的三个孩子横渡琼州海峡;山东9岁儿童成功横渡胶州湾;陕西一名儿童在4小时内做了6700个俯卧撑……

  在一个个“神童”的背后,都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家长的身影。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偏执地对孩子提出严苛的要求,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对外界的质疑不以为然。这些家长的共同人格提示我们,在形形色色的“神童”背后,其实推动力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那些挑战生命极限的孩子可能真的在某项运动中拥有天赋,那么,张禹将自己6岁孩子喝啤酒走钢丝的行为用“标题党”的形式上传至直播平台并准备注册商标的行为,更加剑走偏锋,他挑战的是公众的心理极限。

  毫无疑问,家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教育动机本身就有问题,再以摧残孩子身心的冷酷方式进行训练,将“教育成果”上传至直播平台,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环境中,这样的做法不科学、不人性,也没有顾忌舆论后果,这不是望望一家能够承受的。

  张禹是一位80后的农村青年,从新闻中能看出,他的家境一般。事实上如果观察这些“当代神童”,会发现他们的家庭多不是小康之家,而家长也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赢家”。普遍的情况是,这些家庭处在中产阶级的边缘,家长将家庭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们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方法,却坚信通过“不走寻常路”的教育路径能使孩子摆脱寻常人的命运,这是阶层身份焦虑的极端化表现。

  张禹说:“我何尝不想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可我没那条件。”这已经道破了偏执背后的无奈。

  望望的“网红”之路还能走多远?相信现实会给出答案。在直播时代,一个懵懂的孩子误闯入其中,可能不待回过神就被淹没在群魔乱舞之中。对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而言,突破阶层改变命运的机会仍然是高考这样的独木桥,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关注和打赏,而是尽可能多的公平。

  文/靳畅栋

来源:红网

作者:靳畅栋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6/17/43269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