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黑名单”打开天窗“说亮话”

来源:红网 作者:冷雪峰 编辑:田德政 2018-11-06 22:05:43
时刻新闻
—分享—

  随意攀爬景区建筑、在景区刻字留名、随手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旅游现象时有发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3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截至目前,共有35人被纳入旅游黑名单。(11月6日《中国青年报》)

  原本“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的“黑名单”,如今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各行各业依据自己的利益规则,动辄以列入“黑名单”为时髦为口号,试图规范百姓言行,提高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名目繁多的“黑名单”一时比比皆是。譬如,金融部门有信用“黑名单”;人民法院有老赖“黑名单”;交通运输部门有不受欢迎的乘客“黑名单”……11月5日的《新华日报》有报道说,江苏省正拟建立公证领域失信人员“黑名单”,建立健全全省公证当事人信用黑名单体系和联合惩戒机制,凡被列入“黑名单”的当事人今后无论任职评优、还是审批审核等,都将受到限制。

  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黑名单”对当事人生产生活的影响,由此可窥一斑。但是,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黑名单”并没有镇得住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有87.5%的受访者觉得“不文明旅游行为多”,其中24.4%的受访者甚至觉得“非常多”。而其缘由,恰恰在于不文明旅游行为“黑名单”的违规成本太低,除了对当事人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并不能告诫更多的游客规范自己的言行。北京某事业单位的王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由此建议,应该把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黑名单”与个人信用等联系起来,“贷款、出国游等等都受到限制”。

  中国人爱脸面,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现如今的“黑名单”,给人的错觉俨然就是关起门来“说黑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一种不撕破脸面的“友情提醒”,对于那些难得借一次贷款、坐一回飞机的普通百姓,限贷限飞之类都不是个事。要想让“黑名单”发挥更大的震慑作用,关键一条应该是不打“马赛克”的“广而告之”,对“黑名单”中的人和事大力度公开曝光,甚至可以像提示骚扰、诈骗电话那样,绑定其手机号、银行卡,使其言其行时刻昭告天下,直至家喻户晓,毫无一丝躲藏之地。尴尬只是在于,如此做法,却又涉嫌占犯公民个人隐私,为现行法律所不允许,以致人们常见的“老赖事迹”一登报,转眼间分分钟钟兑现的“奇迹”,始终不能体现为“黑名单”对象的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并警戒、带动更多的人遵纪守法。

  最近经历了一件事,或许能说明点问题。有个村干部的儿子拟作为政治条件兵入伍,在外调政审时,发现这村官早年在外市受到过治安处罚,这让本地官员大吃一惊:这村官表现优能力强,正准备委以重任,哪想到居然异地留有案底多年?显然,这是跨县市间早年互联网“不互联”的错。现如今,他儿子当了普通兵不说,他本人也被立案接受调查,等待他的将是党纪政纪处分。我把这事作为活教材,讲给我朋友听,告诫他:管你猴年马月在天东天西惹的事生的非,只要被公安机关处罚,不仅是个人一世的斑点,而且还将祸及下一代。朋友若有所思,端着酒杯半天没有言语。宴散,居然打的回家。估计这位老爱宣称“喝两杯小酒,车子才能开得稳”的兄弟,一定是想到了他正读高三的儿子。

  所以,我坚信:让“黑名单”打开天窗“说亮话”,或许“镇不住”亡命之徒,但肯定能“镇得住”旅游中的不文明等类行为,促进更多的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冷雪峰

来源:红网

作者:冷雪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07/47679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