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车改”不妨多倾听基层的声音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继勇 编辑:王俞 2019-01-15 23:18:46
时刻新闻
—分享—

  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遏制“车轮上腐败”的重要举措。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贵州、云南等地调研了解到,公车改革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适感”,出行不方便、补贴报销难、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在基层表现突出。(1月14日央视网)

  自车改制度推行以来,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战果”。“车轮上的浪费”明显减少,三公经费呈“断崖式”下降,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老百姓的“信服感”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

  然而,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督导检查等工作的不断加码,一边是公车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另一边则是基层干部“嗷嗷待哺”,开展基层工作,其出行难以保障,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基层干部来回奔波耗时较长,身心疲惫。车改在基层存在的“不适感”无形中成为了基层干部的“痛感”。

  车改的不合理因素,容易引发系列“连锁反应”。一是私车公用现象频繁,但由于补贴和油费入不敷出,加之缺乏有力的监督,一些基层干部动起了“歪脑筋”,报账“漫天要价”,私车公用变成了私车公养,从而产生腐败。二是出行不方便,没有车的职工下乡开展工作,只有选择搭车,开展工作不灵便,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三是在一些地区的基层单位,由于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上级与下级不车补分配差距明显,部分基层干部心理落差大,下乡干工作“成本”过高,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以为,车改不得“眉毛胡子一把抓”,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允许私车公用,但要加强监管,对私车公务出行、维修、保养等环节必须做好详细登记,车辆费用的报销发票一律严格管理和审计,禁止出现“车轮上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公车补贴分布不均等问题,可以根据财政部2018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车改革财政配套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因地制宜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对地域广、人员多的乡镇多给一些指标,为干部开展基层工作多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总之,公车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要多倾听来自基层干部的声音,着力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基层干部有“盼头”,开展工作才有“劲头”。

  文/刘继勇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继勇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15/481118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