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硕士研究生黄洋涉嫌遭室友投毒,不幸去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南昌航空大学2011级研究生彭某已成一具腐烂的尸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面对大学校园的频发悲剧,哈尔滨的这所高校能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禁用“桶装水”,以预防学生投毒。就此事而言,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心意也值得肯定,但仅仅依靠禁用“桶装水”来预防学生投毒,来预防学校悲剧的发生是不现实的,或许这只能是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们的一种心灵慰藉。
禁用“桶装水”之后,大学生是否已经变成了机器人?或者是变成了木头人?二者皆不是,不管怎么禁用“桶装水”,大学生们永远都是人,他们永远都得生活,“吃、喝、拉、撒”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最基本属性。禁用“桶装水”,只能是让投毒者少了一点点机会而已,按此逻辑,下一步学校还得禁食堂,还得禁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大学生们没有被毒死,也没有被杀死,而是被渴死、被饿死的。
因此,禁用“桶装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死亡悲剧。要彻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需要社会关注、需要学校关怀、需要家庭关心,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要彻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也需要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去规范。
对社会而言,我们的国家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要尽量减少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学费压力、就业压力……用减压减负的办法来扭转大学生的变态心理。黄洋之死,就因为黄洋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尽量节约母亲的医药费,他宁可与同学为敌,宁可不缴纳水费,所以经济利益上的纠纷让两名优秀的人才都同时步入了地狱。
对学校而言,一是学校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要用社会道德去规范、用法律去强制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当前,学校不能完全依赖禁用“桶装水”显奇效,而是要在大学生们的教学大纲、教学课程上多增加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教育,杜绝大学生成为思想道德上的矮人,法律知识方面的盲人。二是学校要着力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学校管理工作并不简单的局限在大一开学的时候给学生们分分班、分分宿舍和安排老师上上课那么简单。学校要安排专人(班主任)着力学生宿舍的和谐关系建设,对宿舍存在的各种矛盾要及时解决,从而全面构建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远远高于禁用“桶装水”的功效。三是学校要加强管理,对实验室的药品管理首当其冲,对学生的管理也应该及时跟上,学校要组建专门的班子,要及时调查研究学生们的动态,针对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大学生的家庭而言,要多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苗头要及时规劝化解,强化孩子们的思想教育管理,以便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文/征服
来源:红网
作者:征服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