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干部信用管理最应该着眼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易木 2013-05-16 22:47:39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浙江温州苍南县出台《干部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县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等实行“信用评级”制度。所有干部被分成A、B、C三个等级,被评为“C级”的干部将面临轮岗交流、停职检查、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该《办法》明确,干部的信用信息由履职信用信息、公德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3部分构成。(5月16日《东方早报》)
  
  按照苍南县委组织部官员的解读,该县实行的干部信用评级,针对的有些官员“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况。所谓“小错”,即是够不上党纪政纪处罚和法律追究的过错行为。苍南县在2008年就推出了干部信用管理制度的试行办法,此番出台的是“正式版”。试行期间,平均每年有30多名干部被评为C级,其中还有20位领导干部因为信用评级是B级、C级,直接影响任用。这些干部被扣分的原因五花八门,包括上班玩游戏、吃零食;与邻里发生纠纷后动手打架;年度单位绩效考核排末位等。
  
  单位绩效考核排名末位,当然很可能与任职该单位的领导干部责任心、能力不强相关,但也不排除绩效考核标准科学性不足等因素。在信访局等部门,再积极履职的公职人员受制于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或许也无法摆脱部门间倒数的排名。同样,在各地偏重招商引资的政策导引下,招商局以及抛开本职投身到招商、忽悠企业工作的相关部门往往也能获得较高绩效。这种情况下,仅以很可能存在偏畸的绩效指标来决定部门、干部考核,已经显得公正性不足,还要套上个信用等级,无论如何都是不恰当的。
  
  公职人员上班玩游戏、吃零食、与邻里发生纠纷等做法,自然不妥。如果这些做法触犯了法律条款,或者单位、社区规章,那么就应依照条款条文给予处理。若是依照苍南县组织部门官员的说法,某些做法还够不上党纪政纪处罚和法律追究的“起步线”,该县却将之进行所谓的累积,再给予停职检查、免职、降职等处罚,无疑是自行赋予了对党纪国法的阐释权。
  
  在干部考核管理中,引入信用管理的理念和相关制度方法,本身并无不当。甚至可以说,因为让考核管理趋于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减少了过去那种纯粹依靠(领导)人为印象考核干部的随意性,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既然是针对公职人员的考核,其重心应当着眼于职责履行、权力行使和接受监督等情况,有效扩充履职信用信息;温州苍南县的现有做法,不仅偏离了重点,而且将许多根本够不上用党纪政纪和法律规范的行为也纳入其中,很有越权和违法的嫌疑。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5/17/30083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