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生居住的小区有2000多住户,停车位一直供不应求,不少车只好停在没划停车线的马路上。乍闻确为违规停车,罚得有理。但罚单的开出日期曝光了荒唐:俩罚单均是5月25日,一张为当日7时46分,后一张则是当日19时7分。而后一张罚单上的时间,距曹先生发现罚单,足足间隔了57分钟。
见多了执法中的违规。可悲的是,多少违规的曝光,却大多缘于偶然事发。如非极端舛互吊诡,曹先生很难发现罚款的怪谬,公众的质疑也很难引发关注。
除了行为荒唐,武汉江岸交警的罚款本身也大可质疑。通过加大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强化规则意识,彻底消除陋习,是罚款的终极目标。但以罚代管与实质上的趋利之间,仅是一步之遥。月缴800块的曹先生,对罚单已麻木,一则表明罚款没了作用,一则表明对这个罚款很无奈,叠加的大概仅是抵触。于违规停车来说,这样的罚款显系无效。
不禁要问:困境面前,江岸交警何以没有想过求解的对策?在罚款的同时,何以没有设法调整相关规则?何以没有在管理实际与公众需求之间做过细的工作?事实上,即使是执法管理,也不能仅是一罚了之,而是有大量工作要做。例如,将文明停车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加强交通公德教育,将执法与劝导相结合……
罚款不是目的。但江岸交警的罚款,似乎仅仅为了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罚款而罚款成了惟一目标。难道江岸交警也有硬性的罚款指标不成?为圆满完成指标,是否为此制定了“全面覆盖”与“深度渗透”规划?工作重心是否确已转为假公济私,而公正与文明成了掩人耳目的幌子?对罚款是否到了享受和上瘾的地步?像曹先生一样的“月供”数字,是否早已提前纳入江岸交警创收的固定账户?
听来是笑谈的“未来罚单”,耐人寻味:有太多的执法指向混乱,行为无规则底线,无责任担当,无专业训练,本该严肃的职责行为近乎“逗你玩”的疯狂娱乐。
更糟糕的是,此类荒唐曝光之后,执法部门的习惯性做法,更多的不是道歉、检讨、反省、纠错,而是多方狡辩甚至漠然置之,不惜继续损毁法律与公信力的尊严。
“未来罚单”曝光后,江岸交警仅表示“未来罚单”可能是笔误所致,并表示车主不必过于担心。“未来罚单”给车主带来多少烦忧与伤害,在江岸交警这里没有片言只语,有的只是轻描淡写和不以为意。
执法闹出匪夷所思的笑话,并非个例。据5月13日中国网报道,河南永城市两户王姓居民因栽树发生纠纷导致肢体冲突,永城市公安局对当事一方32岁的王永魁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但其中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王永魁的年龄已高达902岁,出生日期为1111年11月11日。同样可恶的是,永城市公安局对此也未认错、纠错,而是企图找到合理解释。
文/窦永堂
来源:红网
作者:窦永堂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