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应有质疑教科书的勇气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玲 编辑:易木 2013-05-29 00:02:37
时刻新闻
—分享—
  “‘死海的海拔,教材所标注的是-400米,而实际上却是-415米……’近日,华师附中初中部701班6名男生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信,对其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中‘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世界地形图’等提出了质疑和建议。该出版社对学生的疑问一一回复,并表示再版时将有误处进行修改。”(《楚天都市报》5月28日)
  
  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话虽如此,但很多人都有意无意的“尽信”了书。把教材当做真理和判断事物正误的标准,却忘了或者没有勇气质疑“真理”本身的合理性。在此大环境下,有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偏要挑战一下权威,此精神,可亲可敬可佩!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得小心别被拍死在沙滩上。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看出,学生们思维活跃,观察细致,并且涉猎广泛。如,几个大男孩儿提到,“本图中冰岛的面积不符合现实,由于全球变暖和影响,冰岛的部分国土已消融”、“克什米尔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本图中却用的是无人区的区别色”等等。这些质疑不一定都合理,但却可以看出,中学生懂得看问题要周全各种因素,并且观察细致入微。
  
  初中生勇于挑战权威,开大胆质疑之风气,难能可贵。几个大男孩提出问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再版图书时修正一些错误,让后来的学生“免遭其误”,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勇气。这无疑是为青少年做了很好的榜样。治学贵在追求“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一味的接受,而不去质疑,难免受制于书,成为没有生气的书呆子。
  
  此次的信中,指出地理教科书中的8处错误,虽不是每一处都错得很纯粹,但无可否认,确有不严谨之处。这不禁让人担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其他地方其他学科是否也存在不当和错误之处,如语文、历史、政治等教科书,是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果孩子们不指出,是不是下一次再版错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人教社”除了改正错误之外,还应以更严谨的治学态度编纂教科书。虽说不能尽信权威,但“人教版”的教科书确实在众多师生心中有着权威地位。如若其不能以严谨的编纂态度出版教科书,无疑会误导无数的青年学生。毕竟像此次指出错误这样的学生只是少数。
  
  教科书是给关乎中国未来、民族未来的青少年用的,若治学不够严谨,差错太多,无疑是对青少年的误导。相信此等大罪,谁也不敢轻易担。
  
  文/张玲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玲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5/29/302199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