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注安全,也应关注游学乱象

来源:红网 作者:范德洲 编辑:叶鹏 2013-07-10 00:11:26
时刻新闻
—分享—
  游学的落脚点是“学”,因为它应是青春与理想的聚会,是求学与游历的契合,而不能沦为充斥着商业气息的游戏。近年来,游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浙江杭州一位旅行社的从业人士透露,“今年,光是学校游学业务就比去年增长了40%到50%”,学校对游学的“钟爱”,成为各旅行社和培训机构紧盯的一块“肥肉”。“表面繁荣”的游学市场背后,也呈现出野蛮生长的一面:层层转包,学校游走在盈利与非盈利之间,到名校游学成了“到此一游”……(7月9日《人民日报》)
  
  韩亚飞机失事,141名中国籍乘客中,包括70位师生。他们,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团)成员。因为事关师生安全,为此,浙江省教育厅8日要求各地、各学校切实加强中小学出国参加夏令营(游学)活动管理,确保中小学出国夏令营活动规范有序,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因为发生空难,而紧急规范叫停中小学出国参加夏令营活动,这给人的感觉是“不靠谱”,毕竟,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作派,恰恰也是我们的“习惯行为”——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过,这一起空难所暴露的游学乱象,倒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为什么近年我们的游学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势头呢?这个执着的背后,究竟又有什么样的猫腻呢?从热衷于组织游学的学校来看,他们明显存在着一种跟风之势。每个学校都在做国际交流,不管学校本身的实力如何。好像不游学,就是“封闭”的表现。而一旦打上这种“封闭”的烙印,必然又会影响下一届的生源。于是,有条件要游,没有条件,硬着头皮也要游。
  
  而这还只是浅层次的,学校如此热衷,身后有没有推手?以游学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浙江省为例,早在2010年7月,浙江省就曾下发《“千校结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提及的目标是:“2011年至2013年,3年结对1000所姐妹学校。”从那时开始,好多学校就开始带学生去结对的学校游学。如此看来,热衷于游学,可能就不只是学校的意图了,是不是还存在着主管部门好大喜功的因素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游学成了学校的“招牌动作”甚至是“规定动作”时,乱象,也就不可避免的滋生了。更何况,这样的游学,必然涉及到堪称天价的费用,于是,组织游学的学校,开始在盈利与非盈利之间游走、徘徊,直至迷失方向。而参加游学的学生呢?在支付了天价的费用之后,结果却是“游而不学”。名校游学,变成名校“到此一游”。这样的“到此一游”,屡有发生。2012年,河南开封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一个美国夏令营,可其中一位学生王佳诗却反映,“到美国后,与美国学生交流活动被取消,所谓参观名校其实就是到大学门前看一眼。”
  
  今天,游学乱象所隐藏的猫腻,终究因为空难而彻底曝光。反思游学所呈现的井喷式现象,我们不能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或许还有家长,在名与利这两只大手的推动之下,是不是都错误地解读了“游学”精神?当然,吞下这一枚苦果的,只能是我们的学生。
  
  文/范德洲

来源:红网

作者:范德洲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0/307089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