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5份官文民意征集交白卷尴尬了谁?

来源:红网 作者:汪莹 编辑:叶鹏 2013-07-11 00:09:45
时刻新闻
—分享—
  去年11月,东莞市政府官网开始为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设置民意通道,没想到,15份最终被通过的征求意见稿中,没有一份意见稿的投票人数超过1,也无一人在上面反馈意见。负责民意征集的东莞法制局方面坦言,由于市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热情不高,民意征集方面的确遭遇尴尬。(7月10日《南方都市报》)
  
  从去年到今年,7个月时间,15份政府文件,官网征集民意居然全部“零意见”,这无人问津的场面的确够尴尬的。但是,原因真如有关方面所言是市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热不高吗?我看未必。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的一项社会调查,96.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征集民意,其中66.5%的人表示“非常有必要”,更有54.9%的人参与过政府部门的民意征集活动。实际上,这几年,每逢重大公共事件发生,都能形成亿万人参与的舆论狂潮,就是公众参政、议政热情的最好佐证。
  
  一边是自媒体上火到爆的参政热情,一边是对政府文件征集民意的冷若冰霜。这冰火两重天从何而生,还是公众最有发言权。从东莞市民的反应看,此次民意征集遇冷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反映意见。二是担心征求意见只是走过场。第一个原因,反映的是民意征集渠道的尴尬,第二个原因则显示了民众对政府诚意的疑虑。
  
  实际上,为了更好地广开言路,东莞市政府专门设计了三条民意收集通道:官网、电子邮件和信函,可以说是为不同层次和身份的人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渠道。但是,这三条通道都有同样的弊病:一是普及性差,在公众已经习惯了刷微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多少人会为了发表意见而登陆官网留言,更不用说发送电子邮件、邮寄信件了;二是互动性差,市民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发表意见,都不可能同时了解别人的想法,也不知道绝大多数人关心什么,这种被动沟通显然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公众互动沟通的需求,更不用说实现公众与政策制定部门的沟通与互动了;三是成本耗费高,这主要指时间方面,笔者就曾亲自登陆与东莞官方合作的地方门户网站———东莞阳光网,浏览多时也未能在页面上找到“东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网络征求意见平台”,也难怪有人反映不知道哪里可以提意见了。
  
  其实,相对于沟通渠道不畅,对政府诚意的不信任,才是更多人缺乏参政热情的真正原因。不可否认,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各地在制定公共决策时都设置了民意征求环节,但却大多流于形式甚至走过场。比如,意见征求多是在政策制定完毕,甚至都订好了实施时间和实施细则之后,对民意的使用也限定在细节的修改上,充其量是让百姓“小骂大帮忙”。更有甚者,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政府网所做的一项关于“满意度”的民意调查中,选项居然只有两个——“满意”和“非常满意”。民意如此“被满意”,换来的只能是民众的“不满意”,甚至“很生气”。久而久之,老百姓觉得说了也白说,干脆就不说了。
  
  由是观之,征集民意的过程也是一个聚拢人心的过程,15份政府文件官网征集民意全部“零意见”,原因不在于市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热情不高,而在于政府没有用诚心换来百姓的信心。“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若是真正尊重民意,除了开放更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政府还应当给予民意充分的尊重,让民意体现在决策从制定到实施和各个环节,而不仅仅限于“满意”、“不满意”。
  
  文/汪莹

来源:红网

作者:汪莹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1/30723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