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闪耀在夜空中的萤火虫历来是文人骚客借以抒怀言志的吟咏对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这些美丽的诗句成功的将我们带入一个个想象中的清凉情景,而“囊萤映雪”的励志故事又更加丰富了小小萤火虫所负载的意象。如今,漫天飞舞,荧光点点的萤火虫只停留在许多人童乐无穷的儿时记忆里,随着城市的扩建,城市规划的碎片化,以及水污染、光污染、农药喷洒等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增多,切断了萤火虫的食物链环节,适合萤火虫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少了。
野生的萤火虫主要存活在湿润有水,自然植被茂密的环境中,城市已无缘得见,由于萤火虫自身会发光的特征,商家举办活动,情侣间制造浪漫氛围,婚庆策划等会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人工饲养萤火虫出售也迎来了市场,在淘宝输入“活体萤火虫”就会弹出“活体萤火虫50只起卖,一百只299元,保证成活,拍下后赠送20%。”等各种售卖信息。青岛中山公园斥巨资从广西一个养殖基地购进万只萤火虫,形成万名市民围观万只萤火虫的盛况,从积极意义的方面来讲,成人可以在观赏中勾起童年记忆,小孩子也可以一睹萤火虫的“庐山真面目”,并在父母讲述关于萤火虫的故事中学习知识;然而,另一方面,萤火虫的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天至两星期,青岛中山公园的萤火虫三天死亡过半属正常现象,但我们不得不追问,这样的耗资换来如此短暂的效益是否值得。
地球之所以缤纷多彩,是由于她适宜的环境条件衍生出生物的多样性,而伴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有些生物早已从地球上消失,有些正濒临灭绝,即使人类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生物陪伴的世界中,那样的世界将是多么无聊且乏味。很多动植物在感知环境变化方面拥有比人类更加敏感的神经,萤火虫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有萤火虫分布的地方,说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比较好,如果有一天萤火虫在地球上消失了,可想而知,那时的生态环境有多么恶劣。
由德国人建造起来的“红顶绿树,碧海蓝天”海滨城市青岛,在近年来的环保工程上可谓大费周章,然而历经几番折腾,并未见有良好成效,这其中不乏挥霍纳税人钱财营造出所谓的“政绩工程”,此次巨资购进万只萤火虫打造浪漫城市的做法,究竟市民买不买账各方评论不一,但如果将更多这样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上,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健康的水源,让真正的类似萤火虫飞舞的自然美景呈现在眼前,而不是用金钱去创造出人为的景观,这样市民才会感受到更多的实惠,对居住的城市才会有更多的好感。
所以,与其做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形象工程,还不如追根溯源,从源头上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在还不算太晚的时候,采取补救性措施,也许还能还原我们梦中的美丽家园。
文/曹梦辰
来源:红网
作者:曹梦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