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秩序感缺失是摔死女童的帮凶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秋 编辑:叶鹏 2013-07-26 00:11:54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则“当街摔死2岁女童”的新闻,使“公共场所暴力”重回舆论的视野。据7月25日《京华时报》报道,北京两男子因停车与一女子发生争执,随后抱起女子身边推车中的女童重摔在地,致使女童身亡。
  
  这起事件与去年引起热议的几起暴力事件基本类似,都是由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牵出一个悔不当初的后果。如果该男子不是执意要在那里停车,又如果那名女子不与男子计较,事情都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可悲剧已然发生,再多的悔也追不回孩子的命。唯有亡羊补牢,将暴力之殇隔绝在外,才能安慰母亲失子之痛。那么,补牢又该从何做起?
  
  有人说应从道德入手,现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戾气与斗争,公序良俗都被利益挤占。只有加强道德教育,让爱与宽容洒满人间,才能阻断公共场所暴力。没错,提倡人人都讲道德没有问题,但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愿意讲道德?在一个“我尊老你却不爱幼”的环境中,道德就会像良币一样,逐渐被自私驱逐,直至消失。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规范的秩序,即便每个人都有一颗道德的心,也会被残酷的现实打磨成坚硬的石头。比如这一起事件中,男子执意在公交车站旁停车,视秩序如无物;女子坚持这里不能停车,坚守自己站在这里的利益。这互不相让的对峙里是对秩序的不同认知。假如“公交站前不停车”成为一种自觉,后来发生的一切都可以避免。换言之,秩序的缺失成了摔死女童间接的帮凶。
  
  纵观这几年来发生的公共场所暴力,缺乏秩序感几乎是通病。不久前的武汉,一小伙在公交上要求司机不到站即停车,遭到司机拒绝,他竟不顾司机正在开车,挥拳相向。去年广州发生的地铁斗殴,也是由于一年轻人与老人争着上车。到站下车、排队上车……当这些基本的秩序成为空话之后,拳头就成了维护另一种秩序的有力工具。
  
  因此,只有重塑国人的秩序感,才能修补公共场所的暴力之殇。而重塑秩序的关键,就是要让一些崇尚“丛林法则”的人承担相应的后果。只有这部分人明白,破坏秩序得不到一丁点的好处,他们才会主动的去遵守秩序。
  
  别再让这个社会因为秩序的缺失而付出血的代价,一个无辜生命的逝去已经足矣。
  
  文/刘艳秋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秋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6/30904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