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在调查”不是万能,处理结果才是良药

来源:红网 作者:马小贺 编辑:叶鹏 2013-07-27 01:01:14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些近期的舆论监督事件大部分最新进展都是“正在调查”:袁振国携妻出国“考察”,“调查仍在进行”;河南宋基会“善款放贷”、巨资建设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仍处于调查期间”……“正在调查”成为应对媒体和公众监督的“万能回应”。(7月26日《新京报》)
  
  此则新闻一出,大家上网一搜瞬间发现,不只是报道中提到的几个新闻事件,还有许多此前炒得沸沸洋洋的新闻几乎也都没有下文,即便有其调查结果也无法让人信服,处理更是草草了事。“正在调查”、“调查仍在进行”似乎成了一些权力机构的万能膏药,在他们看来这些舆论事件就是一场公关危机,而“正在调查”则是他们缓解病情的良药。
  
  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公众完全看不到政府的公信力。调查过程不透明、调查结果不公开、处理情况不明了、处理结果不通报,公众只能捕风捉影、胡乱猜测,最后的结果就是谣言四起,反而导致舆论压力更大、社会反响更强烈,甚至被不法份子利用引起社会不稳定。这不仅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更是政府失职、公权不正的表现。
  
  信息时代,民众对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事件的相关信息。作为事件的调查、处理机关,企图以各种方式向民众放“烟雾弹”的缓兵之计非常不明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件发生后,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必不可少。可是上月甚至数月不出调查结果,不禁让人疑问究竟是公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太差还是另有隐情。虽然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只对涉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卫生等事件明确规定了调查时限,对其它事件并没有在时间上作明文规定。但作为一起引起民众广泛关注的舆论事件,处理机关也应给定一个调查时限。在调查中,还应及时通报调查进度、最新进展、调查情况,让事件调查过程公开、透明,让公众能在了解到事件真像,而不是调查数月后给出一个让人无法信服的结果,这样才能避免群众因不明真像而谣言四起。
  
  调查只是了解事件真像的一个过程,而如何处理才是公众想要的结果。近年来,许多曾经在网上炒得沸沸洋洋的事件,到最后不了了之。曾有网友这样打趣的说: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红了两周;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红了一周;而因为动车追尾,赖昌星只红了半天。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无论是群众还是媒体都会存在“选择性关注”和“选择性遗忘”。而这不应该成为公权部门处理事件滞后甚至停滞的借口。权力部门不仅要把调查过程公开,更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如果想通过“转移群众视线”蒙混过关,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让毒液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的完全缺失。作为处理机关,只有公正处理、杜绝滥用公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事故责任人,给民众一个合理、合法的处理结果,主动向社会通报处理情况,才符合公权部门的职责要求,才是政府机关处理公共事件的合理途径,才能避免因处理不当、不公、不及时引起民众反感,才能真正消除毒瘤。
  
  一个公共事件的发生并不只是一次公关危机,“正在调查”也不是万能膏药,只有公开、透明的处理才能消除公众心中的疑问,毒瘤不除想靠几张膏药了事只会让毒越积越深。
  
  文/马小贺

来源:红网

作者:马小贺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7/30920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