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鲜膜咋成了“计生用品”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2013-07-30 00:52:01
时刻新闻
—分享—
  多品牌保鲜膜被曝含禁用塑化剂,可致男性不育。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16种PVC保鲜膜15种含禁用塑化剂,且超出检出线200多倍。专家称,这种保鲜膜破坏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导致女性性早熟和男性不育,对婴幼儿的生殖器发育有很大影响。特别提醒消费者,最好选购使用PE保鲜膜。(7月29日《北京晨报》)
  
  老百姓几乎每天都接触的保鲜膜,竟然“可致男性不育”。这哪是保鲜膜啊,这简直是“计生用品”嘛。某些黑心商家这回干的,是真正的“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儿。
  
  国家质检总局早在8年前就特别强调“禁止企业用塑化剂DEHA生产食品用保鲜膜”,但跟很多其他问题一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据悉,此次曝光的某些企业,其实此前已经被查处过,属于是“二进宫”。为什么会这样?恐怕跟处罚力度偏轻、缺乏监管的长效机制有关。现如今,很多时候查出了问题或轻描淡写处理了事,执法沦为“执罚”;或干脆不了了之。违法违规成本如此之低,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之下,也难怪有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风头来了就收敛几天,风头一过就立马死灰复燃。
  
  据悉,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包装材料,PVC保鲜膜一直没有国家标准。那么,企业是否因此便可以自行选择标准,为所欲为了呢?我觉得不能。有毒物质是不能使用的,这是常识,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知道有些东西会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却偏要在生产中使用,甚至在被曝光和查处过之后依然如故,岂非故意“谋财害命”?对这样的企业,窃以为应当实行“终身禁入制度”——只要发现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就将其清理出局,永远不得从事该行业。唯有如此,方能让其有所顾忌。
  
  有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实施保鲜膜国家标准,同时加大对保鲜膜的塑化剂检测,强化对商场超市使用保鲜膜情况的检查。专家也提醒消费者,最好选购使用PE保鲜膜。有了国家标准,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吗?我觉得悬。现在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有标准的,但依然问题频发。有标准却不能严格落实,跟没有标准没有两样,效果等于零。另外,要求消费者去区分和鉴别保鲜膜的种类和质量,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了。消费者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义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原本是监管部门的职责,就不要试图把责任往消费者身上推了。监管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监管,让其负起责任来,不换思想就换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30/309420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