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提的建议很实在,也很普通,并不是专业性的。局长以“患者”的身份“暗访”,他的体会,其实也是众多患者的体会。局长提的两条建议中,提供各种号源的供给信息其实不难做到,这属于技术性的问题,只要在设备上动动心思就能解决。之所以没有解决,应该不是医院不知道,主要原因还是医院没有意识到这个小的细节也应加以改进。针对5个抽血窗口只开放了3个,局长建议及时补充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局长提的这两条建议是合理的,反映了积极查找问题的姿态。
市医管局成立时间尚短,局长“暗访”也是该局首次,这次体验,更多的是患者的感受,而不是医院的意见。“暗访”所起的作用是,从患者的角度发现问题,收集种种意见后,再由医管局出面向医院反馈。等到“暗访”完了,向医院反馈问题时,才要真正地啃硬骨头。
患者有患者的需求,而医院有医院的管理。对于患者提的有些要求,比如,公布号源供给信息,改进服务态度,医院当然可以马上解决,这不需要什么成本,也不会触及医院和医生的利益。相反,对医院而言,还是有益的,至少可以改善形象。而有些建议,一旦触动医院和医生的利益,想要医院赞同,恐怕没那么容易。医院即使表面上同意,背地里也不会实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即可。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就连抽血窗口这样的岗位,高峰期人手都没有安排开,还能指望大牌医生高峰期顶上?又比如局长没有看到的,大多数患者周六周日扎堆看病,而医生照样有人休息。是不是因为周六周日病人多,医生就都不休息,全部改在工作日休息?病人乐意,医生不干也不中用。医院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找出很多理由,比如医生压力大,要好好休息;医院要遵守劳动法,必须保证医生的休息时间;医生也希望周六周日在家陪家人,等等。涉及更深层次的内容,对医生的职业操守提出要求,比如,倡议医院、医生以病人利益为先,实行平价医疗,更是难上加难。
这次“暗访”,是市医管局“相约守护”医院双体验活动的一个普通环节,活动要求局机关干部及21家市属大医院管理者,到一线体验医务工作者的苦与乐,感受患者看病的难与累。“暗访”只是进入医患关系迷宫的第一步,首次是医管局站在病人的角度入门,对成立时间尚短的医管局来说,是必要的举措。只有先反映患者的建议,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为今后开展工作赢得人心。不过,在医患之间游走,如果光说说,动动嘴皮,一时半会,患者还是欣赏的,医院也不会有大的意见。可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得有所动作,敢于碰硬,在解决患者反映的问题上,拿出真本领。对患者而言,更在意医管局做了什么,给患者带来了什么实惠,而不是医管局说了什么。
医管局除了会说,说出患者和医院的心里话,更应练起来,亮出招式,接受医患双方的检阅,是虚功还是实招,医患自有评价。
文/大北为南
来源:红网
作者:大北为南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