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佳节有着美好传统寓意,这个日子是团圆的日子,是抒情的日子。然而凡俗的灯红酒绿也把这个日子渲染的不伦不类。正是基于对传统节日的拯救,才有了假期调整的举措,这是对文化传袭的美好期待。少了晚会的中秋节,我们该做点啥呢?我们可以举家邀明月,一起去看月亮的脸。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前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逢年过节看场晚会本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但是,由于晚会众多,不仅仅让我们丢失了那种期待、盼望、望眼欲穿的心情,而且有了腻歪的感觉。反反复复的晚会,反反复复的表演,反反复复的面孔,一台台绚丽的晚会,浪费的是金钱,成就的是收视率和钱袋子,观众收获的则是索然无味。遥控器攥在观众手里,无形的遥控器却攥在了电视台手里,攥在了广告商手里。我们什么都看了,什么也都没看,看过之后早就忘记。
过节是幸福的,幸福的味道需要慢慢体味。在声音污染里,在灯光污染里,传统的节日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中秋也罢,春节也罢,我们都是需要娱乐节目的。当这样的节目动辄几千万的时候,当节目除了让你记住了灯光璀璨的时候,当看了之后什么也记不住的时候,不知道我们是在看灯光,还是在看节目?
这是狠刹奢靡晚会的第一个中秋节。既然晚会少了,我们不妨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节日。中秋原本的意境应该是团圆的喜气,赏月的快乐。一家人在一起看皓月当空,交谈对人生的感悟;一群朋友在一起看月亮变化的脸,畅谈对未来的期盼。古时候,中秋的意境是值得我们翘首以盼的,小聚、小酌的那份“把酒问青天”的豪气,“月是故乡明”的情谊,“天涯共此时”的美好,应该回归到我们这个时代,有了传统的味道,中秋才更像中秋。眼下,还有多少人有闲情逸致去抬头看一眼天空中那一轮明月?
减少了晚会,节目会更精致,爱看您就看看,不爱看我们也不是无事可做。家人们、朋友们、情侣们,可以一起去看月亮的脸。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到公园的湖畔,农家人可以到弯曲的小河边,体味那一种恬静的悠闲,听风轻轻、看月亮亮、赏月下波光粼粼。
突然有个想法,晚会上都减少了灯光,我们的城市街头是不是在中秋的夜晚也来一次“减少光污染”,为大家创造一个没有灯火的中秋夜,唯留下那一轮皎月当空……
您看,月亮的脸悄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变,我们的铺张浪费也在变!
文/郭元鹏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