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三部委出台这项公共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操作性的制度安排,特别有许多亮点值得期待:比如会议费标准,实行定额控制;还有,不得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再如,会议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此外,严禁列支公务接待费,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用餐禁高档菜肴。这不仅能有效规范会议经费管理,减少三公消费支出,也能有效改进工作风。
尽管《办法》规定的很详细、也具有操作性,甚至也提到缩短开会时间,但笔者觉得,精减会议数量,或许比这项制度规定,更要紧。因为,现在,那些泡会、陪会、虚会、玩会、吃会等名目繁多的“无用会”,已影响到会议的成色与质量,普通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有网络段子说,秘书去掉领导会议讲话中的空话套话假话,精简下来的真话实话只有一句:会后去三楼会餐。“会议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关键问题不开会,不解决问题老开会”以及“干实事,没时间,就是开会念文件,一级一级接着念,念过文件下饭店”等顺口溜和段子中,可以看出老百姓对会议数量过多过滥的强烈不满。
前几个月,新华社报道了一则消息,沿海一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一年1068个会议,这个厅局的人员每天就要参加近三个会议,厅长不够副厅长顶,处长不够副处长顶,怪不得开得会议召集者自己都受不了。
人们常说文山会海,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数量统计,公众已近乎“审丑疲劳“了。现在一个厅局一年竟有1068个会议之多,这样的统计数据曝出,还是让人无比震惊。诡异的是,这个厅局还不是所谓的“最重要部门”,否则,估计开会数量还会多得多。
实际上,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对会议的召开次数、规模、参加人数、会期以及发言时间都做了明确规定,为防止出现“拖沓冗长”的会议,会议程序要进行简化,尽量少安排大会发言,原则上每次全体会议不超过5个,每个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
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对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更是提出了明确地要求:“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对照这一要求,全国各地又有多少会是可以“砍”掉的?显然,国家层面也有必要制定出可操作性的制度,来削减会议数量。
文/吴睿鸫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