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成人礼,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和内容,而且男女不同。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礼记》记载,男子20岁要行冠礼代表成人,所谓“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式的地点在宗庙进行,有三道重要程序,穿戴不同的服饰,每道程序都各有祝辞。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古代无论君王庶民,都要行成人礼。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去世时嫡长子无论长幼都可即位,但如果未成年行冠礼则不可亲政。周成王幼年继武王位,周公但摄政直至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秦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岁,“冠,带剑”,方才亲政。从天子至士庶,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未行冠礼,“不可治人也”。
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位之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长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礼则不可亲政。周成王幼年继武王之位,但周公摄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岁,“冠,带剑”,方才亲政。上至君王,下至臣民,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未行冠礼就没有资格参与国家治理。
这种颇为隆重的成人礼,由于时代的变迁,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清中期开始,成人礼仅仅在民间一些地方还有流行。随着改革开放,成人礼又走进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年代久远,并没有恢复到古代的成人仪式,而是各地用自己的方式举行着不同的成人礼,虽然都有教导年青人有责任感,要热爱祖国,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等内容和形式,但在举办日期、组织、地点、着装、内容、程式上存在混乱。举办日期有的在10月18日,有的在5月4日,有的在2月28日,有的在9月20日。组织者,有的是共青团,有的是学校,有的是党政部门。地点,有的在学校,有的在孔庙,有的在礼堂,有的在公园,有的在广场。着装上,有西服,有晚礼服,有汉服,有旗袍,有校服。内容上,有行古礼的,有行现代礼的,有宣誓的,有致辞的,有授成人证书的,有戴成人徽章的。
如果说,成人礼有教化青年的功能,那就应当把这个礼仪真正地法律化、程式化、固定化。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可以作为举办成人礼的法律依据,并依此设立法定的“成人礼日”,无论是在5月4日还是10月18日,都应当明确下来,同时,也要把组织者、地点、着装和内容明确下来,以便在全国推广。
总之,成人礼应该是一个严肃的仪式,它应当有如下的教育功能,继承传统,开创未来,责任担当,感恩父母,要有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如果把成人礼弄成一个聚会甚至时装秀,就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文/万庆涛
来源:红网
作者:万庆涛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