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呼唤改革。媒体舆论对改革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社会精英对改革表达了“更大胆”的建言,举国民众对改革流露了“更全面”的期盼,厚望重重、期望满满,再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充足动力。
中国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改革不仅需要勇气、热情,更需要科学的态度、智慧。“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表明改革不是修修补补,需要大刀阔斧;“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警示改革非急功近利,要防剑走偏锋。
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慢不得也急不得。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研究部署改革,体现了新一届中国高层领导锐意改革的精神确实非常强烈。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顶层对改革有了充足的认识、准确的分析、科学的研判、清晰的思路,并不代表中下层特别是舆论界对改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思想的承接。因为,从目前媒体舆论的讨论看,谈期盼期望的多,议艰难危难的少;谈分红享利的多,议参与奉献的少。不少评论片面认为,只要高层能够克服“畏难”情绪,拿出勇气魄力,改革就可以狂飙突进。
支持改革没有错,但如果步入盲目狂热、拔高要求、无限诉求的理想化境界,不仅不利营造健康有序的改革环境,反而会阻碍改革、破坏改革。因为,历览古今中外众多的改革先例,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改革来说,成败关键往往并不在于高层缺乏面对艰难的勇气,而在于改革过程没有满足社会的高预期,出现舆论倒戈、支持撤资等现象。
以前苏联的改革为例,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困境,各界对深化改革具有高要求、高关注、高期盼的强烈愿望,在舆论一味的急催、拔高的批评、过度的紧逼下,戈尔巴乔夫执政的苏共高层为此推行了极其激进式、化疗式的改革,最终使苏联迅速走向崩溃。
改革是在否定基础上建设,但否定并非不加取舍的删除、不辨好坏的杀伤,而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发展变化,对适用性、可用性的否定,对部分含义与过时条款的否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良,注入新力、滋生新肌、焕发新颜。
改革是可以带来红利,但不能守株待兔地坐等红利,也不可漫天要价地瓜分红利,需要人人参与投入、个个贡献创造,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改革、辅佐改革。特别需要公众、媒体和舆论作出一些诉求让渡和期盼让渡,坚决防止改革带来的结果没实现理想的预期,就上纲上线地“问责政府”、“责难党委”,给改革营造一个宽厚包容、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文/潘福金
来源:红网
作者:潘福金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