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当明星,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演得让观众爱看,你就是影星;唱得让观众爱听,你就是歌星。可如今的娱乐圈不好混,竞争激烈,人才辈出,不拿点儿主业之外的“才艺表演”出来露露脸,怎么能教自己从芸芸众星中脱颖而出呢?所以,“跨界”和“多栖”,成了当下明星们追逐的目标。
“演而优则唱,演而优则导”之所以还能为人所称道,因为这基本还属于一个演员熟悉范围内的业务。“演而优则书”,这个界,跨得就有点大。虽说如今的明星们都是科班出身,但对于表演业务拿手的明星究竟有多少“文学细菌”,外界还是有普遍的质疑。就算有小部分明星的确文笔优美,感情真挚,大多数也是偶像出书,粉丝买单,真正在市场上引起文学反响的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成名”之后,未必一定要“成家”。其实,明星们也很明白这一点。但是,不趁着如日中天的时候多挣版面,多挣版税,难道还真的要等着“优雅地老去”不成?于是,有的人为了当个更吸引眼球的明星而出书,也有人为了更好地卖书而想办法吸引眼球。当娱乐和文学纠缠不清的时候,也难怪真正的“文学人”要出声清场了。
说实话,他们究竟是“作者”还是“作家”,倒也不太重要。因为最终他们还是作为一个“明星”而存在,大众谈起这个人,只会说,他(她)是“明星XX”,而不会冠以“作家XX”的名号。对于明星出书,看个乐呵就好了。每一个所谓“正能量”的引导下,或多或少也都裹藏着一颗羞答答的商业的心。
而作为明星演员来说,与其执着于成为“作家”,或者玩票,不如更多地演好戏、唱好歌,当个名符其实的“艺术家”,这样才能既“成名”又“成家”。至于像某些明星出的书,被指责充斥着大量伪科学的论调,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将其视作明星光环下的阴影了。
文/吴端端
来源:红网
作者:吴端端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