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女童摔婴案”变味的采访何时休

来源:红网 作者:王勇强 编辑:艾伦 2013-12-25 00:33:03
时刻新闻
—分享—
  距离“女童摔婴案”事发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这件事仍在继续发酵,女童李某某原来的邻居、同学和老师,都在努力地试图抹掉自己和李家有过接触的事实。女童的成长轨迹,在各方的逃避和不配合下,依旧模糊。(12月24日《新快报》)
  
  事发近一个月,面对仍无休止的采访,摔婴女童的家人东躲西藏难觅踪迹,左邻右舍由津津乐道转而三缄其口,这似乎引发了媒体的不满,认为这是“各方的逃避和不配合”,却不知,自己的采访已经越来越变了味。
  
  女童摔婴案的发生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女童更被外媒称为“魔鬼女孩”,与20年前英国发生的一起类似案件相提并论。初期媒体对事件的采访,集中在了解事情真相,探查女孩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对她的影响,这无疑是正确而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外形乖巧的十岁女孩,竟然能做出那么残忍的事,且还能心情平静,其背后的原因需要一探究竟,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但看媒体现在的采访,似乎把这一事件当成了娱乐事件来看待,像狗仔队一样穷追不舍,而其关注点也转向“女童本人和她的家庭躲到何处”、女童父亲如何一次次躲避媒体的采访、女童的学校和邻居如何厌恶的拒绝采访,并对女童母女辗转各地被“人肉探索”到地址兴奋不已。试问,这样的采访有何意义?
  
  事件发展的现在,除了女童父亲应该积极赔偿男婴的治疗费用外,已经无需过多的关注。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已经挖掘得足够清晰:女童经常被父母打骂,缺乏关爱,潜移默化中在内心种下暴戾的种子,在男婴哭闹的那一刻瞬间结成恶果。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预防女童摔婴案的发生主要还是在于家庭教育。
  
  当然,女童摔婴案并不只是家庭原因,也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一事件。同期还发生福建莆田14岁男孩勒杀8岁女童的案件,惨剧提醒我们,社会的暴戾之气正向低龄人群蔓延,这已是不容小觑的严峻现实,其中何止家庭原因,还事关学校教育,乃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暴力事件、宣扬暴力的影视剧作品等的影响,需要引发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存在问题的补救。
  
  女童摔婴案事发至今应该进入各方反思和“疗伤”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事发当事人及其周边的人在不断祈祷事件尽快平息”,而媒体也是应该停止无休止甚至变味的采访了。
  
  文/王勇强

来源:红网

作者:王勇强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25/32342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