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发脾气,顶嘴,是当下年轻一代的普遍现象。原因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或是管教过严;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意识不同难以沟通;年轻一代遭受压力过大心情不好;父母爱唠叨子女不堪忍受等等。然不管是什么原因,跟父母发脾气,顶撞父母,终究是不对的。
上文提到的张旺同学,寒假期间,因琐事跟父母发了脾气,事后又后悔,认为自己不该跟父母顶嘴。因此到网上“立帖为证”,要做个孝顺的孩子,这当然很好。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且到网上坦诚,不遮遮掩掩。单凭这一点,张旺同学就已经比大多数年轻人要强了。然而笔者以为,孝顺父母,光是“立帖为证”还不够,还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什么是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父母身体不舒服时送上一杯水、一句问候;妈妈买菜回来,自己主动接一接;远离父母时,多打打电话报平安;回家了,别忘记带点实用的小礼物,帮着做点家务事,给他们按按摩;陪父母唠嗑时,别嫌他们话多,耐心点,别光顾着玩手机;遇到问题时,尊重父母的意见……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行动,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带来幸福。
孝敬父母,还应表现在对父母的理解上。无论父母对你说多么过头的话,我们都要深深体味其隐藏着的一片深沉的爱,不应该让他们生气、伤心、失望,更不应该存有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批评教育,千万不要顶撞,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事后心平气和地予以解释,绝不能向父母发脾气;父母如有过错,在规劝时也要态度诚恳,言辞委婉,使父母乐于接受,因为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义务,没有指责他们的权利。
中国人历来都重视气节,鄙视献媚,但是唯独说了四个字例外:以媚事亲。父母即使做的不对,你可以不接受,但表达的方式只能是软语轻笑,不可令父母生气,让父母愉悦开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气和靠山。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条。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而在今天,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首先就要关心自己的父母。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一个不能孝顺、尊重父母的人,一定是个品德低劣的人,他不可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他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他一定会被有良知的人所歧视,他也一定会被这个社会所唾弃!而孝顺、尊重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是马上行动。
曾经,网络社会流传过:“三个不能等”,排在第一的就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待。随着我们的长大,父母们逐渐变老,他们的身躯不再挺拔,眼神不再犀利,他们的头发已经花白,脚步开始蹒跚,皮肤开始长皱……等待就是一种遗憾,遗憾是无法补救的,不能补救的生命是无法挽回的,孝顺父母是有保质期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此笔者要大声呼吁:孝敬父母,行动起来,莫让等待成了遗憾!
文/李摆如
来源:红网
作者:李摆如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