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心拒收红包协议好心办成坏事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艾伦 2014-02-23 00:03:59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须设立统一投诉电话,并印刷在协议书上,医患双方的协议书,要纳入病案管理,归档保存。这是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通知》中获悉的。(2月21日《京华时报》)
  
  按说,医生不应该收取患者红包,患者不应该送给医生红包。就像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誓词说的,“无论何适何遇,逢男或女,民人奴隶,余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福,并检点吾身,不为种种堕落害人之败行,尤不为诱奸之事”。
  
  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医院看病的国人太多,医疗资源太少,再加上分布不平衡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屡改屡败的医疗改革也抵挡不住潜规则,红包成为医患间的顺水人情。卫计委要求双方签协议承诺不收、不送红包,是想借此将红包赶出灰色地带,为其打上“非法”的印记,可隔靴搔痒的多此一举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反而,拒收红包协议很可能会好心办成坏事。第一,按照目前的医患关系,患者会继续送红包,医生会继续收红包,双方完全可以在协议底下暗度陈仓。协议会让所有的医生“清白”,他们可以假装没收取红包,患者会处于更加弱势的地步。第二,卫计委的通知药不对症,将导致拒收红包协议走形式主义。结果此举更像是卫计委的“表白”:上级领导和围观诸君,我很努力地制止红包,但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请多体谅我的难处吧。
  
  其实,国人更希望卫计委从形形色色的表态转向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行业自律、部门规章、法律规范等早已明确的规定,在医疗资源不足、医改次次失败的前提下,更加公正地平衡医患双方的关系。只有尊重医患双方的利益,才能让红包不再飞了:例如设计更完善和人性化的挂号、就诊制度,让患者可以更快更好地看病;允许医生自由执业,在多个医院挂牌行医,允许其可以依靠技术获益。
  
  这也说明,公众对卫计委主导的医改和微改革不满,因为民间对医疗转型有了基本的共识。如果卫计委在推动医改时不吸纳民意并允许公众参与,恐怕很难就取缔红包等细枝末节的治理获得支持,失望的公众不得不屈从于医患现状我行我素,因为个人遭遇看病难看病贵能用红包饮鸩止渴。
  
  文/赵查理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23/32795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