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为67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按照“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到“十三五”结束,中国肯定会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这样的跨入,极有可能让中国成为光着身子穿西装、光着脚丫穿皮鞋的可笑状态。
要知道,按照多数国家的发展实际,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都有可能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想吃高收入国家的“馅饼”,首先必须跨过中等收入的陷阱。否则,就算人均GDP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也难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不伦不类的样子。
事实也是如此,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实质已经具备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很多特征。如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落后、贫富差距拉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动力不足、社会效率低下、环境破坏严重、腐败问题突出等。而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可是,由于类似问题的存在,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徘徊,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那么,中国会不会也像南美和东亚一些国家一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呢?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份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表示,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习总书记的表态,毫无疑问反映了决策层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决心。但是,如何变成现实,并顺利品尝到高收入国家的“馅饼”,还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共同的责任和担当。因为,要想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解决好与“中等收入陷阱”相关联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克服过度在乎GDP增长数据的观念。
而从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来的情况看,实事求是地讲,在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方面,确实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也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如淡化GDP情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鼓励创新、以改革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以铁的手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尤其在反腐败方面,更是采取了“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严厉手段,不管地位有多高、过去的贡献有多大,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一律予以处理。
由于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通过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就能够解决的。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分布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且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克服与解决。而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切忌操之过急。其中,对何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要知道,要从根本上解决已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尽可能避免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发生,就不能过度要求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数据上的高收入国家,必须与国家治理、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市场完善等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是一个不被各种矛盾和问题包围的高收入数据。否则,就不可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品尝到高收入国家的馅饼。
既然决策层对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信心很足,既然我们不想重蹈南美和东亚某些国家的覆辙,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各种已经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至少,要能够有效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
尽快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品尝高收入国家带来的各种成就和喜悦,是每一位中国人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忍受一时的阵痛,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作出一些牺牲。特别要摒弃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品尝到高收入国家的馅饼。
文/谭浩俊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