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在百忙之中,花一天时间来接待上访群众,此举令人感动。省委书记接访,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重视,但半年1天颇有点“只此1天”、“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感觉,那30多名被省委书记接待的上访群众犹如中奖的“幸运儿”。一天接待15批次,省委书记并不轻松,但对于上访群众而言仍然意犹未尽。
有上访群众反映,自己的事“找过很多部门,都被‘踢皮球’”,秦光荣要求“半个月内解决”;有大爷大妈为征地补偿不到位长期上访,秦光荣要求“一个月内依法解决”。省委书记接访果然雷厉风行,效果杠杠的。不过,从“被踢皮球”到“半个月解决”,从“长期上访”到“一个月解决”,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上访,为何省委书记接访效果差别这么大呢?
秦光荣在接待上访群众时说,“就把我当朋友,有什么大胆地说”。试问一下,有多少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做到像省委书记这样亲切呢?秦光荣说,“一定要把上访群众当家人,把上访来信当家书,把上访问题当家事”,可又有多少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做到这点呢?
信访部门从5月1日起“不受理超级上访”,此项规定引发公众不少疑虑,担心群众的信访权力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越级上访之所以存在,一是群众未能在本级或上一级信访部门得到满意答复,甚至存在严重不公;二是群众在潜意识里认为,找的部门越高、官越大,问题越容易引起重视,更容易得到解决。
省委书记接访的效果,也恰恰印证了群众的观念。信访部门对老百姓的事敢怠慢,对省委书记的要求却绝不敢怠慢;他们敢将百姓的事踢来踢去长期不解决,对省委书记定下的期限却不敢延迟一天。
省委书记半年接访一天,但在上访群众的期望里,估计盼着每天都是省委书记接访日。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关键还是要促使信访部门解决问题能够“省委书记在与不在一个样,要求与不要求一个样”。
只有不断提升各级信访部门依法行政和妥善处理信访事件的能力,才能提振群众的信心,相信“依法逐级走访”也能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严格的信访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形成问责压力,才能使信访部门有动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而省委书记接访日,每半年一天也足够了。
文/王勇强
来源:红网
作者:王勇强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