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真有点像“打不死的蟑螂”——从中央到地方,治理公车私用可谓三令五申,但一些人就是当耳旁风。这次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纪委副书记张旭阳驾驶套牌车出车祸拎牌逃跑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张旭阳出车祸拎牌狂奔上演“警匪片”闹剧,折射出公车私用者用无可否认的行为挑战了禁令,消除轮子上的腐败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作为纪委副书记,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各级正风肃纪和规定文件层层施压之际,却仍然顶风作案。究其原因,肯定不是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明确所能解释,更有其侥幸心理的作祟。总认为没那么巧,不会被发现;即使被发现,都是一个地方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不会真捅出什么篓子。
也许公车私用的危害比不上重大的贪腐问题,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经济方面衡量,它造成了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从政权建设方面衡量,它在干部队伍中滋生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使人民公仆失去其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从社会风气方面衡量,它泛起了封建思想沉碴,诱导了不良人生价值取向。可以说公车从“公用”到“私用”再到“私有”,实质上是阳光下的腐败,是公权力的私有化。
令人欣慰的是,为杜绝“公车私用”腐败现象,广州市对公务用车安装了GPS监控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以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避免不经济地行驶,杜绝公车私用行为。重庆荣昌给公务车配备“身份证”,震慑效果很大,公车私用现象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减少。当然,要遏制公车私用,除了掌握用车权力的政府官员应自律外,还应与解除职务、辞退挂钩,必要时《刑法》伺候。如此把“公车特权”关进笼子里,公车私用、滥用现象肯定会有所收敛。
文/张海新
来源:红网
作者:张海新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