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些分肥的“伪车改”该寿终正寝了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刘艳秋 2014-07-19 00:02:38
时刻新闻
—分享—
  公车改革终于有了“顶层设计”。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我们看到,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完成公车改革……这些车改信息中,唯有车补“富有新意”,这个标准意义深远,十分难得。
  
  近年来,各地的车改动作隔三差五都会受到关注,但无一例外,大多被贴上了“伪车改”的标签。“伪”在哪里?不外乎有两点,一是车补过高,有一年下来七八万元的,也有三四万元的,后来基本就以杭州车改作了“标尺”,觉得车补最高每月2600元就很“合理”了;二是公车甩卖贱卖现象普遍,大多数公车三分不值二分地被官员廉价购买,让人气愤。网友“晏阳”认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之后,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正当性毋庸置疑,但车补标准必须“适度”,够用即可,切不可将车补异化为变相福利。此前一些地方的车改之所以遭到舆论炮轰,主要问题就在于车补标准偏高、畸高,明显是动机不良的“伪改革”,是以公车改革之名谋取福利,乃至将公车改革变成一场“权力自肥”的盛宴。
  
  对照此次车补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此前包括杭州和温州的车改都是“伪车改”。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这样的标准没有一个地方不超过的。杭州、温州的车补不能变现,这一点值得称赞。可一些地方并不是这样,比如郑州,车改在夜幕下进行,既有油补又有钱补,一些区的车补每月三四千元,跟工资差不多,有的区甚至达到了五六千元,跟辽宁辽阳市的弓长岭区有一比。笔者遭遇过,有一次在加油站遇到一女士拿着加油卡“卖油”,每升便宜几毛钱,她说,自己的油卡用不完,卖点油也算是“两全其美”,有人愿买,自己也得了现钱。
  
  中央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大幕正式拉开,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利益调整深刻,推进难度和压力巨大。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普遍存在的“伪车改”已经让不少人尝到了甜头,现在要让他们吐出来,难度可想而知。有一些没有廉价买到公车的官员,为了拿到肥实的车补,自己不得不掏钱买了新车。今后,没有了肥实的车补,这些人会不会“肠子都悔青了”?他们本身产生的抵触情绪会不会蔓延到工作中?很难说的清。
  
  所以,判断公车改革的效果,应当把握三个评判标准:能否真正杜绝“车轮上的腐败”、能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能否保证政府工作效率不受影响。这要从改革落实的细节和制度设计入手,保障公车改革在落实中不变形不走样。公车改革任务艰巨,能不能防止“翻烧饼”,杜绝“既拿钱又坐车”现象,是个巨大的挑战。毕竟,“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涉及的官员群体可不算小,如果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性之下,依旧容忍“偷鸡摸狗”“阳奉阴违”“权力寻租”等现象存在,不能够从严从快查处违规违纪行为,那么,车改这块难啃的“骨头”就会发出臭味,引发亡党亡国的危险。
  
  由公车私用引发的公车腐败,有目共睹。满大街的公车因为不受监督而让人无奈让人愤怒。公车腐败直接让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今天,中央下发的“车改令”已经开始实施,成效如何还需要拭目以待。不过,从实施八项规定、反四风,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局面正在形成,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公车改革应当是“瓜熟蒂落”,取得预期效果,就在不远的明天。
  
  文/朱永杰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7/19/340987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