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信者,行不果”,“失信就是失败”,古今中外,诚信是千金不换的可贵品质。然而,当假冒伪劣频频曝光,当学术造假屡禁不绝,当包工头不时欠薪农民工,当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当起了“老赖”,当老人跌倒不敢扶起……不少人都在追问:诚信去哪儿了?
不是说在略显浮躁、功利的当下,中国人都不讲诚信了,也有一些诚信楷模令人感动、让人敬佩,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的古稀老人花书增就是其中一位。他打工17年还债50万,宁可骗子负他,而他绝不负乡亲。17年,即便是壮实的小伙子也会因受不了那份劳累而气馁,何况是一个半个身子已经进泥土的老人呢?
我们不妨称花书增为“信义老人”,他选择打工还债,用自己的行为阐释了“诚信”二字的深刻内涵,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花书增“心如磐石”地坚守诚信,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与操守?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普通人、草根族中闪烁的人性光辉和道德光芒。
诚信虽没有标价,但在具体的事情上却是标上了醒目的价格。有的人,因为私欲膨胀而坍塌了道德之堤,自贬得一文不值;有的人,因为慎欲寡欲而不断修固精神家园,周身散发出令人景仰的高贵。
我们不要总是谴责社会上还存在某些不诚信的行为,甚至于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要知道,诚信贵在行动,只乐于做语言的巨人其实也是道德的侏儒。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我在诚信上做得咋样?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诚信的世界里花书增一定不是孤独的老人,他的感人事迹提升了诚信这一无形社会资源的价值,成为人们践行“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鲜活样板,如核聚变一般,源源不断向社会释放出持久而又清洁的道德正能量。我们在接受这一正能量的同时,是否也考虑将自己变成一个放射源呢?
文/钱桂林
来源:红网
作者:钱桂林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