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大代表面斥官员应该是社会常态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刘艳秋 2014-08-26 00:04:38
时刻新闻
—分享—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当官不为民做主,人大可以罢免你!”堆积了两个月的医疗垃圾,经多方协调仍无人管,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将时任市卫生局局长请来,人大代表黄晔面斥局长,问题3天内得到了解决。(8月25日《华商报》)
  
  医疗垃圾堆了两个月无人管,人大代表通过人大常委会协调,当面痛斥卫生局局长“不为民做主”,结果问题3天内得到解决,基层人大代表推动社会治理的作用可见一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和黄晔一样,勇于批评和监督政府官员,重申一个基本的政治常识,即官员应该“害怕”人大代表。因为,地方政府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人大有权罢免本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包括卫生局局长,不履职就得下台。
  
  反观黄晔的面斥,却并非一帆风顺。垃圾堆积成山,黄晔向有关部门反映,结果部门互相推诿,反映到市人大常委会并经领导当面要求后,才在3天内整改到位。如果没有人大常委会的座谈会,黄晔仅凭人大代表的身份,恐怕连局长的面都见不到。如果市人大领导不当面提出要求,垃圾能否如期焚烧恐怕是未知数。同时,“当官不为民做主,人大可以罢免你”的说法也叫人忧心,这说明黄晔还没有意识到,“为民做主”的应该是民众自己,人大代表是民众当家作主的制度设计。
  
  人大代表的监督如此之难,与行政权力过于强势有关,也和监督形式外强中干有关。因为,官员可以借助行政权力资源对抗人大代表的监督,市人大领导和人民代表“为民做主”也并非常态。只是,人大代表的监督,既是立法系统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又是代表社会民众的自下而上监督,如果连焚烧医疗垃圾的小事都这么难,其他的事情可想而知。
  
  其实,人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监督官员,譬如联名提出质询案,或者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今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却要付出太多的时间、经济成本,说明代表制度需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身边。人大代表对官员的监督渠道要畅通,人大代表本身的政治常识需要提升,这需要人大代表和社会民众一起推动。
  
  面对官员,如何让人大代表的腰杆挺起来,学界给出了两种办法:一是人大代表专职化,这样能摆脱官员也当代表的弊端,又让代表的监督行为成了日常工作。二是县乡人大代表直选真正落实,让民众用选票指挥人大代表做好监督工作。这样官员才真正“害怕”人大代表和其背后的民众,权力才不敢放肆,人大代表面斥官员才会成为社会常态。对此,我深以为然。
  
  文/赵查理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26/34486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