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门票依赖”背后的政府责任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编辑:夏熊飞 2014-09-19 00:06:1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国内多家景点上调门票价格,涨价后5A级景区平均票价超百元,其中丹霞山从160元涨至200元,玉龙雪山由105元涨到130元。面对门票“3年必涨”怪圈,一方面,民众感叹玩不起;另一方面,景区也抱怨运营开销太大;专家称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向产业经济转型。(9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涨就一个字,三年来一次,似乎不涨价就体现不出5A级景区的品牌与价值……对于景区经营方而言,“贪得无厌”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难理解,真正的问题是,作为景区实际拥有方的地方政府,也太过沉住气了。
  
  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有人说,这个规定还不够严格,其实规定再怎么严苛也难不住聪明的经营者——倘若频次由3年改为5年,涨价的幅度只会更加猛烈。各大景区之所以有如此底气,原因无非有二:首先,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不必担心因涨价而带来游客锐减的局面;其二,既然大家都涨,也不必担心自身的游客分流到他处,假如坚持不涨价,铺天盖地涌来的游客也会让自己吃不消。显然,在旅游已成为国人刚需且顶级景点有限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市场规律无法科学公平地调节价格,从而使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一如此前的房地产市场,根本停不下来。
  
  涨价也不是全无理由,员工工资、设施维护都是不小的成本,再加上近年来不少景区在申遗和创建5A级景区上投入不菲,最后都要在门票上做文章。只是道理貌似不能这样讲,你亏损,就要消费者埋单?首先,亏损与否不能自说自话,需要透明的财务信息和严格的账目审计,如此才有说服力;其次,亏损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门票低,也可能是经营不善或拨款不足,怎么总是第一时间就要涨价呢?诚如专家所言,涨价本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基于“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公众不能总是做冤大头。
  
  旅游经济不是简单的门票经济,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除了增加门票收入,更主要的是造福了当地百姓,并在吃、住、行、购、娱和交通等产业链上获得了大量税收,如果把这些间接利润也加上,还有多少景区亏损呢?毫无疑问,对于景区涨价乱象,既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加以规范,也需要地方政府在经营、审计上把好关口,同时将目光放长远,真正把把旅游产业链做长做强,从而获取更大的品牌美誉度与整体效益。
  
  文/宋鹏伟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19/34707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