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没注意有人给我打伞”只因习惯成自然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夏熊飞 2014-09-19 00:06:41
时刻新闻
—分享—
  17日中午,河南获嘉县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吴振福道歉声明。声明中表示,9月11日上午,根据县政府安排,他在县政府办公楼前就中新化工气味扰民事件与群众对话时,由于现场人多,只专注解释有关情况,“没有注意和劝阻有人给我打伞,这是我的错误”。声明最后指出,“公安民警给我打伞一事,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再次向获嘉县的父老乡亲和广大网友道歉。”(9月19日《新京报》)
  
  中国自古就有“巡抚出朝,地动山摇”之说,即使是今天正在迈向法治社会,就连县处级官员出动视察仍多有警车开道、前呼后拥、秘书拎包、专人打伞,到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分界处迎送,封建遗风被固化为官场必备的程式。就像获嘉县副县长吴振福与上访群众对话时,有民警专门为其打伞而他并“没注意到”一样,尽管与众多被暴晒在烈日之下的群众相比,这一举动显得格外刺眼,但这位副县长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到了“没注意民警给我打伞”的地步。可见,官僚主义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则是对官僚主义的习惯与追崇。
  
  其实,打雨伞、倒茶水、开车门,原本都是“举手之劳”,就该自己来做,而不能因官位的大小做取舍。从媒体报道配图来看,站在吴副县长对面的上访群众均是头顶炎炎烈日,没有一个打伞的,姑且吴副县长身体娇贵怕晒,需要打伞,但与群众对话是个动口不动手的活计,自己打伞并无妨,何劳民警呢?难道有民警打伞就能遮住自己在环保工作上的“心虚”吗?或是名义打伞,实则防身?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指责民警巴结取悦领导,有需求才有供给,错在领导。现如今给领导打伞已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一个领导讲话,宁可把打伞的小学生浇成落汤鸡,也不能让领导身上沾雨滴;一个“关爱女孩”主题活动,竟然让四五岁孩童淋着大雨给有人打伞的领导表演,而全然不顾孩子们被冻得发抖、动作变形;一个领导视察农田,竟有两个人从不同角度为其撑伞避阳……在领导干部热衷于讲排场、讲气派、讲风光的语境下,下属主动给领导打伞,才显得有“眼力见”、“会来事”。
  
  于是,在某些场合,给领导打伞演变成了一种排场、一种特权。在一些官员的心目中,打雨伞、倒茶水、开车门等杂事、小事就是秘书和下属的应做好差事,做得不好、不到位那是失职。更有人认为,打伞的人越多,倒茶水的人越积极主动,开车门的人越奋勇争先,越能表示其排场越大,地位越高,权势越显赫。正是缘于此,吴副县长才“没注意民警给我打伞”,他早就适应这一套了,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随着社会法治的发展进步和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与提升,公众反对领导搞特权的呼声与行动日渐高涨。他们不希望“领导说着,我听着;领导吃着,我看着;领导坐着,我站着”,更不希望“为领导打伞,我淋着;为领导遮阳,我晒着;为领导过河,我背着”。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前呼后拥,讲究排场,这种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已成为过街老鼠,令人万分痛恨,必须革除。
  
  更为重要的是,在官僚主义的背后,却是高昂行政成本和民意成本的流失,损失巨大,危害沉重,影响恶劣。我们大力反对和纠正官僚主义作风,核心是营造务实的作风、俭朴节约的心态,以保证各级官员时刻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权力健康运行。
  
  文/徐云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19/347084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