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有网友爆料称“9月10日晚,宁强县环城路海韵休闲会所内发生了一起醉酒致人重伤事件。伤者为杨某,醉酒打人者是当地住建局局长闫某。经医院治疗,杨某面部共缝合87针,至今还在住院治疗中。而住建局局长闫某目前仍在职主持工作。”18日晚11时许,记者从宁强县官方获悉,经调查组初步调查,闫某存在进入会所打架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经宁强县委常委会研究,免去闫某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县纪委已对该事件立案调查。(9月19日新华网)
一个局长,因为喝醉了酒,众目睽睽之下上演“拳打镇关西”的闹剧,致人重伤。从表面看,酒精的威力还真是不小,也应验了“酒能乱性”的老话。但从本质上说,醉酒倒还在其次,局长骨子里长期蕴集的霸道作风和目无法纪的“官念”,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酒精只不过是还原局长本来面目的催化剂。
梳理媒体,不乏一些干部醉酒打人、闹事这样的案例。2月5日,伊宁市萨依布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雪峰等4人因其中1人过度饮酒互相殴打,致宾馆业主一家3人不同程度受伤,并造成一定财物损失;8月28日,深圳海关缉私局警察王某酒后滋事,和过路女子发生冲突,造成林小姐受轻微伤;8月31日中午,兰州市民政局干部魏世奎等5人与其朋友在酒泉路一酒店用餐后,因倒车发生碰撞,动手打公交车司机等等。这些隔三差五发生的官员醉酒打人事件,在麻醉公众神经的同时,似乎在强烈刺激打人官员高涨的“热情”。
这些事件中打人的官员得到了处理,是咎由自取。但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才真正值得反思。一是“官气”依然存在。个别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我剖析透彻全面,自我检查声泪俱下,但事后还是“原来的我”,基本上是走了过场。二是表率作用缺失。一些人在台上往往以道德圣人和标杆自居,在台下却落后于普通群众,法律纪律、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统统抛在九霄云外。惟其如此,才有了天不怕地不怕、打人闹事的地痞流氓习气。
因此,要真正解决一些干部的神经“酣醉”问题,彻底根除“四风”顽疾,还得双管齐下,一要强化对干部的学习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强化法纪观念,在任何场合都保持其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放纵自己的行为。二是严格管理干部。把干部的一言一行纳入制度管理,彻底消除特权思想与行为,及时认真查顶风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只要监管不打盹,看谁还敢醉酒打人?
文/钟烁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钟烁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