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灾难问责之后仍要追问我们踩踏过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夏熊飞 2014-09-29 00:03:36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下午,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相关部门就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举行新闻通报会称,7名相关责任人被停职或免职。(9月28日《新京报》)
  
  没有任何意外,问责来得迅速而坚定,当然,这依然让人无法忘记这个让人无力的日子。踩踏、孩子、死亡、受伤,无从想象当时的惨烈,更无从想象在逼仄的楼梯间,这些孩子经历的痛苦和无助,一如无从想象灾难因何发生。当校园成为人人自危的攻守之地,谁又能料想,这一次灾难竟然可能是由于一块棉花垫所起,一如谁又能料想,踩踏会再次成为校园安全的不可承受之重。
  
  这会是一次沉重的检索,从2013年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这已是第六次发生在小学校园的踩踏灾难,或是因为两个孩子嬉戏,或是因为不小心摔倒,或是因为突然的拥挤,而这一次据说只是因为孩子的好奇。这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发生逻辑,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因果索问。是蝴蝶振翅下的风暴?还是毁于蚁穴的千里之堤?难道孩子的天性好奇与童真嬉戏,都要成为不可饶恕的罪孽?
  
  不妨回到那令人沉重的现场,不得不追问的是,一块充斥着危险的棉花垫如何出现在楼梯口?一块棉花垫的翻倒如何让孩子们慌乱不堪?事发现场是否有老师监护?当这些高概率的“偶然”,总是埋伏着这样惨痛的必然,我们会痛心疾首地去重设种种不现实的“如果”,但所谓“如果有如果”,不过是无力的哀叹和痛惜,在灾难之后,问责当然必不可少,但真正有力的检视,应是重提这样的反思:踩踏灾难发生之前,我们踩踏过什么呢?
  
  首先要反思的是,学校安全管理是不是被踩踏了?应该没有谁不知道“安全重于泰山”,应该没有谁没听说“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在一所以孩子为主体的小学里,安全更应该是校园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当我们看到一块足以致命的海绵垫出现在楼梯头的转角处,当我们看到因秩序维护缺失让危险乘虚而入,在孱弱如此的安全管理下,灾难中的偶然与必然,似乎是不难想见的发生。
  
  其次要反思的是,学校安全教育是不是被踩踏了?孩子的慌乱和无助,映衬的正是学校安全教育的缺失。悲剧的发生,正是在于孩子们在逼仄的空间里,由于缺乏对整个空间的安全情况作出判断的能力,更遑论应对危机的能力,就必然发生内耗而导致行动的无序。这种判断和应对能力,显然不会天生而来,它应该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很显然,我们再次因为忽视甚至罔顾,错失了安全教育所能创造的奇迹。
  
  一个颇为讽刺的事实是,据媒体报道,这所小学创建于1955年,获得多项荣誉。无意于否定该校在基础教育中所创造过的辉煌,但是,当去检视曾经对安全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踩踏”,这些曾经的荣誉会否是响亮的讽刺?
  
  当然,灾难隐含着偶然和必然。这不仅仅是对一所学校因忽视或罔顾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踩踏追问,同样要被追问的,还有我们的教育主政者,在教育价值偏好上,是否因过于急功近利而踩踏了教育的本原?还有我们的家长,在望子成龙中,是否因偏执于成绩的“卓越”而踩踏了育子的真谛?
  
  灾难过后,最大的希冀依然在于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祝福,我们祈祷,我们改变。
  
  文/高亚洲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29/348033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