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7时20分许,福建福州晋安区三环路辅道圣泉陵园路段发生一起面包车撞倒环卫工的事故,68岁的环卫工人经抢救无效身亡。目前,晋安区交巡警大队正在对事故原因做进一步调查。(10月20日东南网)
梳理近年来媒体的公开报道,就可以发现环卫工人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被无理取闹的市民殴打、被垃圾中的尖锐物扎伤之类的意外事件并不少。而前些年的情况也同样糟糕。据来自某省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统计表明,仅仅是2002年到2007年,全市共有26人在工作岗位上丧生。
触目惊心的数据折射出环卫工人从业安全的困境。城市的美容师俨然成为了高危职业,这有多方面原因。平心而论,在街头、道路等露天场地工作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决定了其危险系数高过一般室内工作。拿这次意外事故中不幸丧失的环卫工人来说,他每天清洗马路时都必须在车流中穿梭,如果有垃圾掉到了马路中间,理论上来说他们也需要等到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时再去清理。
让人大感意外的是,事后,记者发现出事路段的环卫工人依然没有在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工作。而按照相关规定,环卫部门在培训环卫工人时,主要会做出如下要求,一是要求具备安全意识;二是必须有相关的设施设备;三是有必要的防护工具。必须要追问,为何已经屡屡付出了沉重代价,有关规定在落实的时候还仍然沦为一纸空文,没有被落实?有关监管部门的行动在哪儿?
当然,与每个城市所拥有的环卫工人总基数相比,即使是屡屡出事被曝光,即使是高危职业,对应到人头还是小概率事件,但从一般伦理上看,既然城市发展普遍提倡“以人为本”,那就不能坐视着为城市保洁工作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就像这几年资源丰富的省区一般宣称要摒弃“带血的GDP”,所有日新月异的城市一样要尽最大力量去摒弃“带血的环卫工作”,这是任何一个文明城市告别粗放式发展的必然。对个人的关怀,首先体现在最不起眼的工种的从业人员的关怀。
早在1987年10月26日,黑龙江牡丹江市率先设立“环卫工人节”,呼吁关怀环卫工人,这一创举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效仿。但时至今日,公众能够知道“环卫工人节”的并不多,更别说在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全体面的工作环境、高度社会认同中寻求到一个普遍的共识。要知道,包括环卫工人在内的底层劳动者,很多也从事的是保障城市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工作。根本上,一个城市有关部门以及普通市民对待环卫工人的态度,也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素质底蕴和文明建设实效。
文/林旻煜
来源:红网
作者:林旻煜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