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校园足球落地运行必须“软硬”兼修

来源:红网 作者:赵茂盛 编辑:夏熊飞 2014-11-28 00:04:20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成绩参考的一部分,并且将足球纳入体育课必修课程。(11月27日《京华时报》)
  
  将足球纳入体育课必修课程,推广校园足球,当然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一者可通过必修课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日趋下滑的学生体质,二者可从中发现与培养中国足球苗子,既是对足球从娃娃抓起理念的一种践行,也寄托着圆中国足球走向世界梦的期盼。不过,要让促进发展校园足球政策落到运行,仅出台一纸政策还不够,还得靠软件与硬件建设兜底。
  
  首先,必须有能满足学校上足球必修课的场地硬件做保障。虽然,近些年许多地方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不过在配套的体育场地建设上,由于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关系,却捉襟肘见,即使在许多大城市的学校也存在缺少足球场地的尴尬,对于那些地处偏远的不发达地区或者农村学校来说,对投资足球场建设更是囊中羞涩。如果,让一些缺失足球场地的学校,去落实足球必修课政令,无疑是在缘木求鱼。
  
  其次,必须有足够多的足球专业师资力量储备做支撑。即使一些学校具备落实足球体育必修课的场地,但与之相关的师资力量却不见充实。虽然,大部分学校不缺乏体育课老师,但这些体育老师,未必都是对足球教学擅长者,如果学校仅为了落实政令,让一些门外汉老师去教学生足球课,这种滥竽充数的体育必修课,不仅不能修成足球必修课正果,而且还会误导具有足球天赋潜力的苗子,无疑是在误人子弟。
  
  因而,要让发展校园足球政策落地运行,必须“软硬”兼施。既要加大学校足球场地建设的资金和土地投入,将学校足球场地最低保有量纳入地方教育设施建设考评指标,也要强化足球教师师资力量的储备,只有让每一个学校都具备了上足球必修课的软、硬件条件,才能避免发展校园足球政策的空转。
  
  文/赵茂盛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赵茂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1/28/35342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