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拴人的救助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来源:红网 作者:印荣生 编辑:夏熊飞 2014-12-16 00:10:04
时刻新闻
—分享—

  网友“魏晉一書生”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组河南固始县马埠村平安社区救助中心的照片,这两天在网上引发关注。照片显示:包括几间平房和一个院子的救助中心,部分房间里棉被破陋,没有像样的床,而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则被用长绳系在树上。对此,该救助中心称,此事引起当地民政部门重视,并于上周五送来了床和被子,接下来将改善环境。(12月15日中国广播网)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救助中心大门两边居然写有8个醒目的大字:以人为本,大爱无疆。马埠村村支书兼救助中心负责人马西祥称,两个孩子虽然被拴着绳子,但不是捆在树上,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主要是担心他们乱跑,或是触摸电线等存在危险。在这个书记看来,把人拴在树上,以保安全,大概也算得“以人为本,大爱无疆”的。
  
  但是,人和牲口有着本质的区别,以“条件简陋”为由,把人拴在树上,说把人当牲口,并不为过。这种的“服务管理”,已经失去了人性,有的只是基于冷血逻辑的“控制”。如此“救助中心”,让受助者情何以堪?社会又怎么能够放心?看来,当下的救助中心,大有接受社会广泛监督的必要。
  
  微博的力量果真了得,照片发布后没几天,“中心”剧情就出现了反转,“寒冬”变成了“暖春”——据“魏晉一書生”更新图文微博说,“15日上午,在固始县洪埠乡马埠村,平安社区救助中心较7日的情况有了改变”,此前的12日,固始县民政局局长带队给救助中心送来了10张床和一些过冬棉被。真不知道应该感谢谁。
  
  在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立竿见影,当然可喜可贺、值得期待。但是,笔者希望这种“拴养式”救助,只是一个孤例;今后微博监督社会救助,也不再是曝光救助中心拴人之类的冷血场景。因为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首先是要建立在对受助者人格尊重的基础上。否则,既体现不了“救”,更体现不了“助”,甚至可能加害于人。这样的“救助中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文/印荣生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印荣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2/16/355017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