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心小胖”让我们从大善中积蓄道德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培国 编辑:夏熊飞 2014-12-17 00:28:40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名大三学生,每周最多时打6份工,换来每月1625元的收入,自己啃馒头,却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他叫骆群曙,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人们亲昵地称他“爱心小胖”。记者连日来记录他平凡生活中的真实瞬间,追寻一名9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12月16日新华网)
  
  21岁,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伸手向家里要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责任的真正含义。湖北大学生骆群曙却用行动告诉人们,公益无关年龄与收入,只在于你想不想做。
  
  笔者认为,“爱心小胖”之所以在网络走红,不仅在于他用爱心支撑起了41位贫困学生的明天,更在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90后大学生的公益责任和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曾几何时,“90后”已逐渐踏入社会舞台,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作为媒体、社会频繁关注的群体,人们往往把他们身上贴上“早熟”、“非主流”、“消极”、“信仰缺失”、“责任心缺乏”等诸多标签。“爱心小胖”的出现,让人们明白,90后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一样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为“爱心小胖”点赞,在于其散发的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据报道,这个来自湖北蕲春山区农家的孩子,家庭并不富裕:当老师的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家务农,姐姐还在读研,全家人生活拮据,是亲戚朋友的相助,才让他圆了大学梦。也许正是因为来自贫困家庭,“爱心小胖”从小就明白生活的艰辛,“受人一滴水,当涌泉相报”,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爱心,支撑着他去持续的回报社会。
  
  为“爱心小胖”点赞,在于其正日益放大的榜样力量。在其正能量的感染和激励下,有同学下决心不旷早读,有同学决心晚上不再上网打游戏。据悉,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天津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都在联系学校拍摄事宜,相信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爱心小胖”将会衍生出更多“涟漪效应”,成为激励“90后”爱心前行的榜样和标杆。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价值引领。今天,发展起来的中国,不同以往。经济崛起中的烦恼,社会转型中的困惑,带来的是各种思想观念的冲撞交错,各种价值取向的集中呈现。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如果没有价值取向的定位,没有向善精神的引领,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真心希望“爱心小胖”能在公益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期待民众能以其为标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文/张培国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培国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2/17/35511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