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贺龙体育场前站着三个打扮时尚的小伙子,背着旅行包,提着一个大箱子,一边最后确定必备的行李,一边计算着出发的时间。这三个年纪相仿、最大不过89年生的大男孩,准备从长沙启程,开始一场充满未知的旅行,在接下来的二个月里,他们将各自带上100元,开车穷游中国5省,从湖南长沙出发,去到四川、贵州、云南、广西,上演三人版《后会无期》。(3月18日《潇湘晨报》))
用100块穷游5省,这看上去更像是一次疯狂的冲动。从一开始,这只是其中一个大男孩突然“萌生的想法”,三个人一拍即合之下,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成行,甚至连行前的充分准备,也直接被忽略了。三人决定,只定一个大概的地方,然后走哪算哪。这是年轻躁动下的不安分?还是年少轻狂的无知无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文艺味浓烈的流行语,一直聒噪着不少人不安分的心,让不少人贸贸然地“在路上”。有人为此制造过惊心动魄的生死离别,有人为此亲历过流浪在外的狼狈不堪,最终在痛苦、迷失中草率结束,却再也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他们一定也臆想过在路上的种种精彩,但却不知道,在路上的旅行,毕竟不是停留在文艺清新中的想象,它依然无法远离人间烟火,无法独立于世俗偏见。带着不安分的心上路,不是一次漫无目的的猎奇,而是一次恰逢其时的发现;不是一次人生的大冒险,而是一次人生的修炼——关于自己的再发现。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在路上》所唱道的,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回头再来看这三个大男孩的刺激旅行,这并非一次疯狂的冲动,也非毫无准备。三个大男孩,都已经有着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现实积累。对最早提出旅行的银宇勋来说,这次旅行是一次对自己的再发现,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对90后的陈炼来说,这次旅行因为“想去寻找一种情感”,并以此“改变自己拖拉和不太负责任的缺点”。在浮躁的俗世中,以在路上的方式,找寻最真实的自己,这应是旅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而他们看似疯狂的“不做准备”,并非无知无畏的轻狂,在他们看来,正是要通过这种“不做准备”,让这场刺激旅行变得更有内容,以实现“旅行是一种方式,跳舞才是最终目的”的初衷。
走吧,像电影一样去生活,即便没有想象的绚烂,在路上也应该成为一种精神信仰。为此,我们当祝福这三个大男孩,祝福一场有准备的刺激旅行,祝福他们能遇见可印证的青春美好。
文/高亚洲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