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全国约58万名“事实孤儿”中,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占91%。这些孩子和孤儿一样,父母抚养缺失,日常生活和就学难以保障。但和“孤儿”相比,他们却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问题,急需国家救助。(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这是《诗·小雅》中的诗句。“事实孤儿”虽或可能父母都在,但比之于孤儿,他们的“无怙无恃”更让人心疼——生活无着落且不说,外界的歧视对心灵的戕害更是一次次的痛苦折磨。某种意义上说,“事实孤儿”心灵空洞更需要花钱、用心来填补。
从现状看,“事实孤儿”因为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而缺乏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无论是生活领域的困窘还是精神范畴的贫瘠,基本还是依靠民间爱心组织的施舍。政府部门的救助不仅少,往往也滞后。民政部2011年9月将“父母没有双亡,但家庭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抚育的儿童”界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见,“事实孤儿”虽非“孤儿”,却具备“孤儿”的核心特质。这个界定令人欣慰。但遗憾的是,陕西等地在实际操作时,却在救助金上“看菜下碟”。都是遭遇相似的祖国的花朵,却有不同的雨露阳光,人为地放到两个天空下,到底理在哪儿?在对待“事实孤儿”这事上,我们应该秉持“宁可错进十个也不遗漏一人”的态度,一切以资金困难或者以难甄别的名义,其实都是在用带盐的手揉搓孩子受伤的心。
“花钱”两样对待,在“用心”上自然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民间组织的救助自然暖心,但自发的往往是随意的,也是不确定的。而对事实孤儿,最缺的不是兴之所至的“偶尔看看”,而是能否“随时来看看”,能不能像父母那样,不是看自己有没有时间,而是自觉自愿地去履行责任和尽到义务。只有用父母般的爱填补滋润的心才不再孤独,才有归属感,生活才会有健康有快乐。
谁都不是“野孩子”,每一朵花都应该有春天。从生物学角度,58万“事实孤儿”,延续的是58万个家庭的血脉基因,但却同样是照亮国家前途的未来和希望。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事实孤儿”的人生,除了需要底层互动,更要有顶层设计,通过国家制度性救助体系对他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兜底救助。让所有的孩子的人生有温暖有阳光,让他们一样活得快乐有尊严,这考量着国家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就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良知和智慧。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