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文明城市”遭疑,该反思的不仅是东莞

来源:红网 作者:赵茂盛 编辑:刘艳秋 2015-03-28 00:07:36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城市,关键是对存在的问题怎么改,怎么做。”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3月26日在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会议上表示,不少人质疑东莞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否名副其实,“东莞市委市政府是下了很大决心,对涉黄的整改也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国家文明委组织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们是排在前列的”。(3月27日《南方都市报》)
  
  一座被坊间称之为“性都”的城市,居然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遭遇公众质疑,也是情理之中。然而,正如东莞市委书记所表示那样,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确实并不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创建已做到了完美无缺,现实中的确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其实,不仅是东莞,所有曾获得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谁又敢保证自己的城市文明建设已达到了无懈可击,不存在文明漏洞?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遭质疑,该反思的不仅仅是东莞,还有被称之为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评选制度,以及那些评选者。就拿东莞市来说,这些年东莞“黄祸”泛滥是众所周知的事,却为何能实现“三连冠”?究其蝉联的原因,无疑是评委们只着眼于东莞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等经济与物质文明因素,却忽视了“黄祸”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健康、不文明、不安全等影响,这也折射出对该市的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等配套指标的考核,流于形式。可见,被认为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听起来含金量确实高,但民众的认同感却并不理想;创建工作看起来难度也确实大,但真正获得乃至蝉联起来,难度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公众的质疑表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评比工作,已被片面追求唯GDP论者的政绩观所异化,甚至有被功利主义思想扭曲的趋势。既然,“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创建与评比工作就不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只关注城市好的文明发展方面,而不去关注创建城市暗潮涌动的不文明行为。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既然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那么也就不止是在展示荣获这一荣誉城市的文明形象,而是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城市文明形象,就应提高评选思想认识,端正创建工作态度。如果创建者认为它仅仅是种荣誉称号,只为了戴上吸引人眼球的漂亮帽子,那么这种劳民伤财的创建,不要也罢。如果评选者对整体考评指标进行选择性考核,只走走形式和过场,不仅会砸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也会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文/赵茂盛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赵茂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3/28/363635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