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微博发布照片显示,河北省衡水二中的教学楼每层都安装了密封的铁栅栏。不过安装护栏的做法,招来衡水市公安消防支队的质疑。衡水二中方面则表示,目前正在根据消防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4月24日《新京报》)
这一结果有些令人错愕。一项明显不利青少年成长、违背教育规律的措施,其纠正所依赖的竟然是一个与教育完全不搭边的理由。不过,也可以想见,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若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认为不合适,一声令下,拆除起来也并不难。然而,有形的铁栏易拆,无形的铁栏却没有那么容易拆除。
该校领导在教学楼中安装铁栏,其理由是不是为了防止学生跳楼,这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铁栏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空间,所凸显出来的,是学校管理中的一种思维,一种牢狱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思维将学生视为教室里的“囚徒”,学习中的“罪犯”,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生才能逃离这一困境,摆脱这一身份。而学生也接受了这样一份设定,他们必须像苦行僧一样,或者像“囚犯”一样,杜绝外在的诱惑,以学习成绩来作为打开这一牢笼的钥匙。这是一种无形的“铁栏”。
那么,这样的极端困境与身份畸形是由谁造成的呢?这种无形的“铁栏”是谁放置的呢?是由校领导吗?是老师吗?是家长吗?还是由它们合谋的结果?当然,我们可以指责校领导、老师、家长,甚至可以指责该校的学生,毕竟,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有各自的一份责任。但是,假如对问题的追问仅仅限于此,这显然是挂一而漏万。
实际上,造成这一“牢笼”的原因乃是更深层的现实。我们相信,每一个校长,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牢笼式的教育是畸形的,囚徒式的管理是变态的。可以想象,他们也都希望孩子在成长中有更适宜、健康的环境,希望孩子多才多艺、阳光快乐。我们也相信,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生也都知道,除了学习,他需要更多的东西,需要音乐,需要娱乐,需要交流,需要社会,需要大自然。可以想象,那些隔着牢笼往外看的孩子,心中必定有一个飞翔的梦想。
但是,现实是沉甸甸的,高考的选拔无情而残酷,社会的分化真实而坚固。对于那些出身于农村、底层的孩子来说,高考,可能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也可能是决定将来在底层挣扎还是升入中产阶级的最重要的一次拼搏。一分之差,可能未来的命运就大不相同;一念之别,可能在考卷上的分数就迥然有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传统古训虽然功利,但对那些面对着镜头嘶吼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深契于心的“座右铭”。
相比教学楼有形的铁栏,甚至相比校领导、老师心中的“铁栏”,这一社会、身份的“铁栏”才是最根本的。学校里的铁栏只是现实社会中不同利益阶层、不同身份人群之间日益严密、坚固的“铁栏”之投影。强制拆了教学楼中有形的铁栏,固然无济于事;即使强制拆了校领导、老师、家长心中的“铁栏”,仍然于事无补。社会的利益固化、身份的差异明显、高考的指挥棒无情而残酷,这样的无形铁栏只要存在,就无法改变竖立在每一个心中的铁栏,也就无法真正杜绝那些以各种方式布置在大大小小的教学楼、或华丽或破烂的教室边缘的铁栏。
但幸好,我们可以试着在“铁栏”上饰以美丽的图案,装以动人的风景,以大海的纹样、天空的颜色装扮孩子周围的有形、无形的铁栏,使他们懂得,在狭隘的牢笼之外,尚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恐怕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了。
文/岳乾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