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5月10日《长江日报》)
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算是我们的时代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说词之一。大约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与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一样,一直作为响亮的口号存在着。
而在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的口号式存在的背后,一直是存在着改革阻力,存在着口号变现难的无奈现实。与任何改革一样,阻力的背后是一部分人、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使然,也是“官本位”所主导的大环境使然。
说到取消学样行政级别,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必是“南科大现象”。在新组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当初校长朱清时曾明确提出过“去官化,去行政化”,宣布学校内部行政人员将没有行政级别。对此人们想必记忆犹新,也视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希望。不料,后来正是这个宣告“去官化,去行政化”新型大学,却在随后有关部门出面为其公选局级副校长的举动下,变成了一大笑柄,也意味着即便在这所特立独行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官本位”也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现实生活中级别对应、级别预期、级别至上之类,至少在公立学校是无处不在的。传统的公立学校,人们甚至于视行政化为理所当然的归宿。据我所知,曾经在一些地方,县一中校长要么对应着教育局副局长的级别,要么直接由教育局副局长兼任。许多重点中小学,似乎首先体现在重视级别上。基层如此,上面呢,即使是大学校长公选的创新也在“去行政化”方面乏善可陈。据报道,从2011年年底开始探索大学校长公选,但在所有985高校新任校长、党委书记的任命函和新闻宣传稿中,都会出现特别刺眼又特别诱人的字眼:副部长级。这使人不能不窃悲:学校“去行政化”,何日“去口号化”?
教育改革路正长。不过,喊了几十年“去行政化”的口号,大道理已不用再细讲了,现在是到了考虑落实的时候了。
比如,能不能与过去的“官本位”进行一种时间上的切割。过去我们常提,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完全可以作为学校取消行政级别的过渡办法。即便一时取消行政级别仍有阻力,但是完全可以在照顾过去的各级各类学校相关人员行政级别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去行政化”作出具体规定。学校的领导层总是要新老更替的,不妨规定自今年夏季开学起,新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不再对应和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
比如,能不能与过去的“官本位”进行一种空间上的切割。过去我们推进一项改革,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办试点,教育部能不能选定一些有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地方能不能选定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作为试点学校,进行全员取消行政级别试点?以便为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做好探索性的基础工作。
文/严辉文
来源:红网
作者:严辉文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