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几类常规的话题与例行的高考“秀”,在今年高考期间,媒体曝出了两例猛料,一是南都记者以卧底的方式摸出江西一替考团伙,一是内蒙古发现大量河北高考移民。
因它们皆与高考的核心价值公平密切相关,这两起事件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官方对这两起破坏高考公平的事件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对于前者,教育部明确指示,“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于后者,当地之前已清除了一大批高考移民,目前官方也成立调查组,核查被举报涉嫌“高考移民”考生的报名资格。
高考公平,可称我们社会公平的底线与枢纽,尤为民心所系、舆论所向、共识所在。甚至可以说,我们对高考公平的追求已经沦入病态的程度,不惜牺牲差异性、多元性、丰富性、素质教育等这些对社会来说并非不重要的东西,来追求一种纯然的、绝对的公平。正因为此,高考制度也备受诟病。但正如有人指出的,纵有万般不是,高考仍然是最能公平、有效地选拔人才的方式。然而,如何守护高考公平的价值,这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考的公平价值需要以法治来守护。落实在现实问题中,法治对高考公平价值的守护则主要体现在高考公平不能无法可依、执法疲软。
守护高考公平不能无法可依、执法疲软。显而易见,无论是替考行为,还是高考移民,都极大地伤害了高考的秩序。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起事件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无法可依、执法疲软的尴尬局面。在替考事件中,已有媒体指出,高考舞弊行为,实际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即如替考,组织者之外,对于其中的参与者、潜在的得利者,并没有有力的法律条文来予以惩戒,只能以开除、清退、取消考试资格了事。而对于高考移民,官方的做法也只是“考前查出是‘高考移民’,取消考试资格;考后查出,取消成绩;录取后查出,取消录取资格”,对于背后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涉嫌以权谋私的腐败者,官方都没有深入调查,并彻查其中的利益链。
上文说,高考公平,可称我们社会公平的底线与枢纽。所以,高考舞弊行为,不仅仅必然伤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我们社会民心所系、舆论所向、共识所在的公平底线,严重地伤害了公共利益。在某种程度上,高考秩序对于我们社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社会日常生活及经济秩序,对其侵害的恶劣性也不亚于某些暴力、经济犯罪。然而,对于高考秩序这一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广的东西,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建立起与其重要性相对应的守护体系,并没有营造出有力的法治环境,以确立高考秩序的刚性与神圣,并回应民众对于高考公平秩序的期待;而对于破坏破坏高考秩序的行为,执法者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流于执法疲软。
可以说,法治环境的法律空白、执法疲软与高考秩序的重要、严肃、权威严重不相称,作案成本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等,正是导致高考舞弊行为多发而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治守护体系,建立起高考的刚性、神圣秩序,以法律保证高考秩序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高考的公平价值才是现实而可期的。
文/岳乾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