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出炉,被称作高考填志愿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在网上再度兴起:“千万别报中文,因为四年大学白上了”“千万别报法学,别幻想何以琛,张益达倒是一大堆”……其中间杂着“学××悔青肠子”的感慨。(6月27日《新京报》)
“千万别报”占据网络,“坑爹专业”充斥眼球。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关口,这场关于专业的集体大吐槽,虽是网友幽默的自黑,但走红的背后,却折射出在专业的一次性选择体制下人们的迷茫和焦虑,也隐晦地折射出功利化报考思维的躁动,更对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乃至教育改革提出了拷问。
诚然,“千万别报”既有来自师哥师姐作为“过来人”的良心劝告,也不乏追风式的调侃和恶搞,虽然其中的理由未必客观真实,也实有偏激之嫌,但如果按图索骥,就能发现一种普遍性的心理倾向:求职难、工作难,选择专业更是迷茫。的确,现在你学哪个专业可以轻松就业,会被用人单位抢着要?几乎没有。在一个人才高消费时代,没有哪一个专业绝对是“香饽饽”,多数人在毕业后遭遇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就业落差,于是,“千万别报”就成了一种普遍的自嘲式调侃,这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无奈宣泄。
当然,宣泄归宣泄,理性归理性,考生和家长必须对这种网络吐槽保持冷静,不能被其误导。假如填报志愿真的把各种“千万别报XX专业”奉为圭臬,显然会误入歧途。虽然不同的专业,确实会呈现出不同的就业率和职业收入,但如果机械地以此为依据,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荒诞。因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更替,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也要随机应变,不能走进“千万别报”的死胡同。
其实,“千万别报”不光是一种偏激的宣泄,也隐含着考生和家长的功利化报考思维。按理说,家长应该根据子女的爱好、特长,结合分数,为子女谋一条“好出路”。然而,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家长更看中的是“钱景”,而淡化了对子女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考量,并且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在选择专业时愈发显得矛盾和不安,而这种不安又在网络的扩音筒作用下被极致放大,于是“千万别报”走红自然在所难免。这也提示考生及家长:莫让群娱式噪音扰乱了自我的方寸,莫让功利化思维抹杀了求学的理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的确,适不适合,是选择专业的关键因素。因为专业和人种一样,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别,只要你能施展一技之长,即使报考“千万别报”的专业,也会迎来锦绣前程。当然,除了考生个人的努力,教育部门和高校也要围绕考生就业问题深入思考,不能把“千万别报”完全当成调侃而忽视,因为“千万别报”并非无病呻吟,背后恐怕也反映出高校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和毕业生就业年年难的无奈现实。大学生的“吐槽”照进现实,也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高校应该反思和改进:深入调研社会需求,认真分析校内专业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发展平台。
还需说明的一点是,“千万别报”对专业的一次性选择体制提出了拷问,因为这种体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束缚,人们的焦虑也正是缘于专业选错之后难以二次选择。在一些发达国家,许多大学会要求本科生从泛不从专,鼓励高中毕业生以“专业未定”的身份入学。眼下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也尝试着以大类招生,打破专业的一次性选择制度。如果这些举措能够推广,必将对选择专业的焦虑心态起到缓解作用。
“千万别报”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对考生和家长的提醒,更是一种有关教育的启示。作为考生和家长,应该坚持自我,理性选择专业;而作为高校和教育部门,则应思考专业设置的方向和体制问题,努力为学生提供基于自身兴趣之下的开放性选择,让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面更加广阔。
文/郑宗生
来源:红网
作者:郑宗生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