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公安部在“2015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通报了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提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7月1日《新京报》)
现如今社会上各级各类协会、学会多如牛毛,毫不夸张地说,全国到底有多少协会、学会,估计还真没有部门能够说得一清二楚。正是由于数量庞大、管理混乱,所以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在正规协会、学会的名号上稍加改动,伪装成行业协会、民间学会,吸收会员,开展活动,其目的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谋取非法利益。
本文中的“食品专家”董金狮就深谙此道,且是此道中的操盘高手。鉴于普通民众对食品行业知之甚少,他把自己的组织冠名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乍看与官方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更加高大上,而实际上据记者查证这是一家未在工商总局注册、未在民政部登记的协会,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野鸡协会”。注册地址选在香港,目的就是增加普通民众辨别真伪难度,提高自身真实度和吸引力。
话及此处,笔者想到了“野鸡大学”。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15全国高校名单,“上大学网”公布了第四批118所“野鸡大学”名单,考生、家长及网友一片叫好声。在全民的监督下,“野鸡大学”无处遁形,估计也很少有学生及家长主动上当。
打击“野鸡协会、学会”,各级工商、民政等部门也应学习借鉴教育部门的做法,在年审正规学会、协会的时候,不妨也公布一下“野鸡协会、学会”名单,作为风险提示,告示社会各界,谨防上当受骗。
正是由于主管部门风险提示不及时,才导致董金狮及其协会遭到质疑后仍然逍遥了两年。2012年8月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情况调查”报告,就遭到多家企业举报。然而,报告提交之后石沉大海。如果当时工信部、工商总局及民政部引起重视,也许董金狮早已落网,“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也早已被人识破。
主管部门对正规协会、学会进行年审监督,是题中之义。但是普通民众对鱼龙混杂的学会、协会并不了如指掌。所以,在提供“正面清单”之时,不妨也提供一下“负面清单”,通过“黑名单”形式对虚假组织进行张榜公布,一来可以方便政府监管,二来也利于民众辨别真伪。
文/桂全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桂全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