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的董金狮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通报了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提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7月1日《新京报》)
2012年8月,董金狮所在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情况调查”报告,指出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双层纸制品外层纸的荧光性物质含量超标。也正是这个报告,让董金狮的“骗子专家”身份水落石出。这是因为,他们发布的这个报告,被官方的“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用有力的证据击败了。
这次事件之后,董金狮的“骗子专家”身份暴露了,同时暴露的还有其背后的“野鸡协会”。从而,也将他欺骗了很多食品企业的罪行一个一个地挖掘了出来。“骗子专家”固然是可恨的。问题是,那些被“骗子专家”骚扰的食品企业真的都是在忍气吞声?
事实并非如此。2010年3月,董金狮起诉北京两大知名餐饮企业使用劣质餐盒案件,董金狮就胜诉了。对于这次起诉,很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认为,这是“骗子专家”在勒索这些企业没有达到目的之后,来的一次无奈的“破釜沉舟”。如果涉事企业能够就范,也就不会有了这次起诉。问题是,这两家知名企业真的是没有问题的吗?恰恰是他们自身就存在问题,才会败诉。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骗子专家”敲诈勒索的时候,很多食品企业都是“小乖牌奶糖”,很是听话,让给多少就给多少,还把“骗子专家”当成座上宾,恐怕得罪。笔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食品企业为何害怕“骗子专家”?“骗子专家”究竟抓住了他们的什么小辫子?假如说,这些被“骗子专家”骚扰的企业都是光明正大的,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符合标准的,他们还有必要面对“骗子专家”的骚扰而委曲求全吗?
这么多的食品企业面对“骗子专家”不敢叫板,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事情。公安部在通报这起“骗子专家”案件中,没有提到一个产品的品牌,这是不合适的。我们想知道的是被“骗子专家”欺负的泪水涟涟的食品企业都是谁?他们为什么被“骗子专家”敲诈了?这需要给一个被骗企业的名单。
“骗子专家”成功的背后,还让笔者看到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执法部门监管的缺位。假如各个执法环节都是到位的,假如该查的都查处了,“骗子专家”还有生存的土壤吗?
维护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我们的执法部门多多行动,只有“家鸡”多作为,“野鸡”才能没市场。在痛恨“骗子专家”的时候,监管部门更应该问自己一句:是谁给骗子留下了宽广的市场?阳光少了,灰暗才会多。
文/郭元鹏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