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产”不是《汽车人总动员》的“免死金牌”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2015-07-08 00:03:12
时刻新闻
—分享—

  港媒称,内地国产动画片《汽车人总动员》引来不少质疑抄袭迪士尼电影的声音,出品公司发声明,澄清电影是该公司独立出品,与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出版的《赛车总动员》系列并无任何关系。而对于“抄袭说”,该电影导演在微博上开骂,反击质疑者是“新时代的汉奸”。(7月7日《参考消息》)
  
  又见“汉奸”之骂。我们不难理解这位导演的逻辑。在这位导演看来,不管是否抄袭,《汽车人总动员》是国产影片,国人就应当无条件支持、认同,质疑抄袭外国影片,就是对“国产”这一标签的亵渎,就是“汉奸”行径。退一步说,即使抄了,抄的也是国外的东西,作为中国人,就应当支持,否则就是为外国人说话、抱不平,就是“汉奸”。
  
  这样的逻辑凸显出这位导演太缺乏法律意识与公共对话意识。需知,网友质疑影片抄袭,并非因为被抄袭的是国外的东西,也并不是要维护外人,为外国电影讨个公道;而是基于一个基本的意识,知识产权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这不仅是一个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由以建立的明确原则,而且也是一个超越了国界的基本是非共识,其中并没有国内、国外的立场,而仅仅关乎合法与非法、对与错。
  
  既然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一个是非问题,那么,如果确实没抄,反驳质疑最有力、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摆事实、讲证据,拿出没有抄袭的明证,还原独立构思的过程,廓清网友的疑惑。如果真的抄了,大胆地承认错误方为上策,甚至做缩头乌龟,不回应、不评论,亦不失为可以接受的策略。但如果罔顾法律、漠视是非公论,将一个我们国家法律亦加以承认及保护的法律问题、一个跨越了国界的是非问题歪曲为一个爱不爱国的道德问题,将自身打造为“国产”的代言者,将质疑者贴上“汉奸”的标签,由此挥起爱国的大棒,其荒唐之尤,令人咋舌。
  
  当然,这样的逻辑与行为看上去虽荒唐混乱,但其中的利益算计却不可谓不分明。只要挥出了爱国的“大棒”,将个人打造为“国产”甚至“中国”的代言者,站在了“爱国”的道德制高点上,合法与非法、是与否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为“爱国”让路。相形之下,抄袭与否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颇不值一提,质疑者也就难免有些发怵,质疑的声音也就难免有些颤抖。于是,无论抄或是没抄,一计“金蝉脱壳”,从舆论的漩涡中溜之大吉可保无虞。
  
  然而,这样的逻辑实实在在才是“害国”的逻辑。爱国并非爱抽象的、空泛的国,而首先应该是爱为国民所承认、认同的法律秩序,空谈爱国而不爱民众赖以生活的法律秩序,这样的爱国实际上乃是害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这样的法律秩序。其次,爱国应该以提升国家实力、增进人民幸福为目的,文化竞争力即是一国实力的重要内容、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尊重知识产权、拒绝抄袭应是基本原则、应有之义。就此而言,在这个问题上,谁在“汉奸”一目了然。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害国”逻辑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贴上了“国”的标签,私利就披上了公益的外衣,错误就得到了正确的包装,低劣就有了“高优”的庇护,非法也就可以绕过法律与程序肆意横行,质疑者、批评者则被统统扣上“汉奸”的帽子,不得不噤声、慎行。然而,最终真正得到实惠的,乃是突破法律、罔顾是非、侵吞公益的私利。其贻害之大,令人警惕。
  
  文/岳乾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08/37315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